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电视剧《六姊妹》热播原型来自扬州江都

admin1个月前 (03-05)扬州产业信息31

  “江都的水甜,淮南的煤多。”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中,主角何家丽的父亲何常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带出了电视剧故事发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前后,何常胜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六姊妹”家庭迁移是那个火红年代许许多多江都人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的缩影。

  近日,江都区档案馆一份尘封已久的档案因这部电视剧受到了关注,档案所显示的,正是那个时代江都县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援淮南基建工人户口、油粮迁移问题的通知。现代快报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挖掘出那个年代更多扬州、江都与淮南及全国各地的“牵挂”。

  江都区档案馆收藏的这份档案,名为《关于支援淮南174名亦工亦农基建工人有关户口、油粮迁移问题的通知》,通知上写道:“我县原支持中央化工部第三化工建设公司174名亦工亦农基建工人,至今年六月底已经期满。现根据该公司生产需要,仍需续订两年。经请示县人委同意,并办理了续订手续。为便于工作起见,决定将这批工人的户口、油粮关系随人迁到三化公司……”文件印发时间为1966年8月13日。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彼时的砖桥公社支援人数蕞多,达到了45名,而参与支援的公社,则多达16个。这174名江都人,带着支援建设的热血,毅然前往。在他们与当地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渐渐发展壮大,由一开始的淮南化肥建设公司到化学工业部第三化工建设公司,再到如今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多次获得国字号奖项,并走向了国际。

  电视剧中的何常胜,就是这些江都人的典型形象。他的选择体现了那个时代普通劳动者的家国情怀,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他不仅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还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辛劳工作的同时,何常胜也时常念叨自己的家乡江都。他多次在剧中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向子女讲述江都的故事,希望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这何尝不是彼时在淮南生活工作的江都人家乡情怀的真实写照?

  二十多年时间,两万多名江都人支援全国各地

  相关档案记载,淮南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持续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国家通过支援重点建设政策,从江苏、山东等地有组织地调配劳动力。1958年至1962年间,扬州地区(含江都)通过劳动部门向淮南输送的正式工人约2.1万人,主要分布在矿务局、发电厂等国营单位。

  1965年,174名江都工人前往三化公司成为职员,后根据上述通知,明确了这批工人的户口、油粮关系随人迁至三化公司,并注明“亦工亦农”身份。通知还规定了油粮迁移的具体安排,包括从1966年8月1日至1968年5月底按全年春定平均口粮出售给国家,秋季不再参加分配等细节。

  而当时为响应、支持国家重点工业建设政策,有上万江都人奔赴全国。据《江都县志》记载,1960年,江都县动员了首批青、壮年2600多人和540多名家属到新疆落户,支援边疆社会主义建设。1965年,又选招了2000多人支援内地建设,除三化公司外,还有人去了陕西省建工局、建设工程部西南局等。在后续的十多年里,又陆续有数百人前往江苏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南京钢铁厂、省头部抗洪排涝站等。

  双向奔赴!扬州煤炭曾是“淮南产”

  其实,淮南也是一座有情有义的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涌入淮南支持建设,而它也在同时期向全国开放了自己丰富的煤矿资源。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当时,扬州(含江都)也受到过这座煤炭大市的恩惠。在扬州市档案馆中,现代快报记者查找到一份名为《江苏省扬州专员公署物资局关于淮南自拉煤情况和今后打算的报告》的档案。档案中记载,扬州地区彼时10个县(市)1962年共从淮南运回自拉煤32万余吨,是由3000多名扬州地区的干部和工人前往淮南参与完成的。

  “当时扬州煤炭计划供不应求,因此从淮南运回的自拉煤,是非常重要的物资。”扬州方志专家庄晓明介绍。据悉,拉煤任务完成后,大部分江都人回到了家乡,但截至报告所发日期,还有1000名干部、工人仍在淮南坚守。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千千万万个“何常胜”奔赴全国,为国家建设呕心沥血。正如《六姊妹》电视剧所表达的一样,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他们的奋斗精神是那个时代劳动者的缩影,展现了普通人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品格。

  通讯员 江萱 扬档宣 沙启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庄剑翔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身高”2米!扬州多地巨型稻开镰亩产预计可达1600斤左右

“身高”2米!扬州多地巨型稻开镰亩产预计可达1600斤左右

  扬州网讯 (记者 杨宝岭) 10月17日上午,在邗江区方巷镇利民村的田间地头,村党总支书记曹文辉正组织农民收割“巨型稻”。金灿灿的稻田里稻谷飘香,微风下摇曳的“巨型稻”穂长粒多,平均每蔸植株高达2米。   巨型稻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以及耐旱等特点。在农业专家指导下,今年6月,利民村集体农场拿出210亩土地试种巨型稻,经过3个多月生长周期,金秋十月,稻...

佳源国际1009亿元摘江苏扬州商住地

佳源国际1009亿元摘江苏扬州商住地

  经过188轮,蕞终泰兴市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下GZ181地块,总价10.09亿元,单价9460元/平米,楼面价5532.2元/平米。   该宗竞得地块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真州路以东、润扬路以南、规划用地边界以西及纬二路以北的GZ181地块,占地面积为10.67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年限为70年。获准土地用途为商业及住宅用途。   地理位置:东至真...

土地热线 上海长宁区写字楼地块509亿出让 或为铁狮门牵头拿下

土地热线 上海长宁区写字楼地块509亿出让 或为铁狮门牵头拿下

  原标题:土地热线 上海长宁区写字楼地块50.9亿出让 或为铁狮门牵头拿下   11月17日,据上海市土地市场网站显示,长宁区天山路街道113街坊34丘E2-03地块由上海长羿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上海长鹂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格50.9亿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长宁区天山路街道113街坊34丘E2-03地块东至...

对不起!我要重新认识扬州这座城市!

对不起!我要重新认识扬州这座城市!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其中,683个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及县级市)的城区人口数据也对外公开。根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

年终楼市白皮书②2021年扬州市区土地出让约417万方 总金额约403亿元

年终楼市白皮书②2021年扬州市区土地出让约417万方 总金额约403亿元

  据房天下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21年扬州市区(含江都区)土地成交87幅,成交面积约417万方,成交总金额约403亿元。其中扬州市主城区土地成交77幅,成交面积约363万方,成交总金额约361亿元;江都区土地成交10幅,成交面积约54万方,成交总金额约42亿元。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21年扬州市主城区土地成交77幅,成...

广陵:“蔬果小镇”探索出农旅融合新路径

广陵:“蔬果小镇”探索出农旅融合新路径

  1983年3月1日,广陵区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广陵只有城没有乡。经过40年的发展,历经多次区划调整,广陵区形成了有城有乡、有江有河的大格局。尤其是2011年区划调整以来,沙头等沿江三镇的并入,广陵的版图首次突破了运河,抵达了长江,进入了跨江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位于北洲三镇西首的沙头镇,2003年被确定为扬州市“菜篮子”基地。自划入广陵区以来,“菜篮子”基地...

底价成交!今天扬州3块土地成功拍卖!

底价成交!今天扬州3块土地成功拍卖!

  2020年,扬州迎来首次土拍!其中扬州市区3块土地拍卖,高邮1块土地延迟拍卖!   1、东区GZ171地块(加油站用地),被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以629.39万元底价摘得,共报价1轮,将建设一座加油站;   2、南区GZ172地块(加油站用地),被扬州市邗江五星石油有限公司以1122.75万元底价摘得,报价1轮,将建设一座加...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依据《拟征收土地公告》(扬广拟征告字〔2021〕2015号)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情况,拟定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因用地政策调整,原《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作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因成片开发需要,征收部分集体土地。   杭集镇夏庄村村属,杭集镇夏庄村车东组、东二组、东一组、蒋庄组、西院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