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资源、拓赛道、启新局看扬州科技招商的“创新路径”
科技招商是快速集聚创新要素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日前,我市举办科技招商培训班,围绕科技创新资源链接途径、项目招引策略与谈判技巧、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科技招商案例分析等主题,为全市150名科技招商一线人员系统授课。
“当前,扬州正举全市之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其关键在于集聚创新要素、促进创新协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科技招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今年力争招引科技型企业1200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产线的数字大屏上,各类数据实时更新,原材料收料、生产发料、销售订单发货等情况一目了然。机械臂、AGV小车等高精尖设备有序运转,整个生产和仓储已经完全实现了智能化……这是记者在位于广陵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埃泰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
2022年通过科技招商落户广陵的埃泰斯,主要从事独立电池热管理(液冷)业务。“我们的产品应用在储能电站及卡车工程机械等需要独立电池热管理的场景,能够在各种恶劣工况下保障电池包的运行温度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眼下,科技招商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充盈扬州“613”产业体系发展的血脉。不同于传统招商侧重于投资量、产出量,科技招商更侧重于对科技创新要素的引进培育,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众多像埃泰斯这样“手握”硬核科技的企业相继落户扬州。
“2022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将科技招商纳入县(市、区)综合考核体系。2023年9月,发布《扬州市“613”产业科技招商指南》,通过梳理13条产业链的国内外产业规模、技术进展、发展趋势、产业链构成、关键技术、区域分布、细分领域重点企业等内容,为各地、各园区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链接一流创新资源,精准锁定目标招商企业提供参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两年时间内,我市累计招引科技型企业超2300家,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的浓度和贡献度。
13家域外创新中心招引154家企业
走进位于邗江区新盛街道的江苏建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只见研发人员正对新研发的净水剂实验测试参数进行分析和汇总。
“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净水剂有效解决了焦化废水的COD及氨氮难处理等问题,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公司负责人顾洁介绍,通过邗江(上海)创新中心,公司招引了一批研发人员,有效推动设备和技术迭代更新,产品各项参数均达国际领先水平。
观察“来扬州”的科技型企业迁移路径,不难发现其与我市域外创新中心的布局显现出较高契合度。2022年,我市开始探索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限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在上海、深圳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域外创新中心,采用“人才创新—离岸孵化—在岸转化”的特色“钟摆模式”,有效破解创新资源承载力不足、创新要素吸引力不强等问题。
截至目前,我市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苏州、武汉6座城市布局建设了13家域外创新中心,实现了域外创新中心县市区板块全覆盖,并累计吸引147家科技型团队和企业入驻孵化、154家企业在扬注册。今年,我市将在更大范围链接创新资源,力争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域外创新中心建设全覆盖,新增入驻孵化企业150家,新增在扬注册企业120家,新增开票收入超亿元。
发力科技招商,我市瞄准的另一赛道则是高校院所。“高校院所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主力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围绕“613”产业体系,先后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工业沈阳所、华中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扬州)服务中心、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引育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质量科技成果项目,为扬州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今年力争招引科技型企业1200家
锚定市委“冲刺决胜年”总定位、围绕“两个万亿”任务目标,今年的科技招商如何创新发力?
“2025年是新城的‘攀高向新’年,也是科技招商与产业招商深度融合的关键之年。”新城科创局局长赵午阳表示,将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创平台等五大科创指标,力争招引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企业150家,打好“科技+产学研+基金+孵化器”的招商组合拳。
“科技招商是我们的‘一号工程’。”邗江区科技局局长王文军表示,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梳理出多项“卡脖子”技术清单,精准绘制科技招商路线图,拿出“十八般武艺”冲刺科技招商目标任务。
“科技招商是创新主体培育的源头工作,必须量质并举,全年力争招引优质科技型企业1200家。”市科技局局长陈江伟表示,将进一步聚焦“613”产业体系,瞄准高科技项目,推动各地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链开展项目招引;进一步做好统筹谋划,鼓励各地组建科技招商中心公司,加强科创基金建设,积极做好市外高企等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招引和培育;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创新生态,匹配人才、科技、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专业、精准的企业服务体系,招引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