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开发区招商新生态:重新定义二次创业动能
近年来,扬州正以非凡的步伐,迈向招商引资的新纪元。这座历史丰富的城市,逐步在招商领域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与巨大的潜力。近日,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招商中心的马翔负责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与上海洽谈甲醇重整制氢项目、在长沙对接无人驾驶重卡项目、与德国工业联合会探讨合作等活动,让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这一系列活动,实际上是扬州12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向市场化及专业化转型的一部分。从以往的“政府主导”演变为如今的“市场驱动”,扬州的开发园区在展开“组团出击”的招商模式,达到协同利用资源、优势互补的效果。
截至目前,全市12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已成立了招商公司,总签约的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超过400个,服务业项目也达到了89个。当地的钙钛矿产业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代表,正引领光伏电池技术变革的浪潮。去年底,扬州全球首个钙钛矿产业园落户于此地,这无疑是招商引资的新亮点。
“我们招商集团成立了专班,成为行业‘研究员’,逐个分析新技术、新产业,蕞终成功锁定一些领先企业,如德沪钙钛矿产业园”,扬州经开区招商集团董事长奚佩明表示。为了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精准性,经开区依循公司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构建出一支招商的“主力军”。
在去年的表现上,扬州经开区成功签约了包括骏驰通、国宇电子等在内的127个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进一步拓宽了“两主多强”的产业结构。为了推动全市开发园区的高质量“二次创业”,扬州市委书记在招商体制改革推进会议上指出,应优先招聘具有高级学历和专业匹配性的年轻人才,集结起一支懂经济、懂产业、擅长招商的专业化队伍。
为此,各个园区也发动了一系列的用人组合拳。例如,宝应经开区公开筛选招商人才到经济一线部门进修,而广陵经开区则从区属国企和机关精英中遴选出首批招商人员。这样专业素质越来越高的“招商铁军”,正逐步成型,为整个园区注入新血液。
在奚佩明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名为《关于进一步深化招商机制改革工作的方案》的文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本被誉为“招商引资2.0版”的方案中,明确了通过“军令状”的责任形式和严格的考核办法,迫使招商人员在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及资本招商等各个方面展现出不凡的实力。
越来越多的开发区都在此大环境中,相互竞争、自我加压。例如,高邮经开区将每一项招商任务进行量化,并将完成情况与绩效挂钩,极大地激励了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仪征经开区的绩效部分则是按照标准的1.5倍执行,根据个人实际工作业绩来进行评估,激励机制的设置恰到好处。
在招商新形势下,过去依赖政策让利的“内卷式招商”已显乏力,新时代的变革则依托于“基金招商”。不久前,维扬经济开发区光理超高速3D打印智能云工厂项目已正式投产,投资方表示,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为当地先进制造业开启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其成功落地,得益于园区招商基金的支持。
维扬区招商负责人丁明明提到,这一项目是通过维扬知来基金引介而来,该基金聚焦园区主导产业,致力于发掘与地方产业格局高度契合的优质项目。自去年以来,该区借助产业基金这一“有力杠杆”,成功吸引了8个项目,包括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和多个亿元以上的潜力项目,招商引资的成果不断显现。
如今,类似的产业基金“矩阵”已成为各个园区的标配。在扬州市,两家国家级开发园区、9家省级园区及国金集团共同建立了总规模达7.6亿元的市级园区产业基金。这些基金重点支持各园区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力求推动市级、县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当地的5个县(市、区)还与国金集团合作成立园区招商基金,共同推动15亿元的投资项目。随着基金招商的不断深入,不少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扬州,诸如总投资3亿元的微焓科技项目以及利普思项目的签约,都为当地的产业升级增添了助力。
扬州的招商新生态无疑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持续的市场化趋势下,我们不仅见证了传统招商引资的转变,更期待在这些转型中,扬州能够持续涌现出更多的创新项目和高质量的投资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城市的二次创业与发展新动能的齐头并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