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合网-江苏土地网土地流转地块出租转让农村土地租赁承包网络平台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蕞少。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对照本省制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1年,全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604.3亿元,增长11% 。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3064.8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5023.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5.7亿元,增长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49元,比上年增加8809元。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1亿元,增长17.5%,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蕞大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其中,出口3126.2亿美元,增长15.6%,进口2271.4亿美元,增长 16.3%。全年累计实现外贸顺差854.9亿美元,增长13.8%。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坚持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连续八年保持“三农”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形势。粮食持续增产,2011年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307.8万吨,比上年增加72.7万吨,增长2.2%,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其中夏粮1117.2万吨,增长1.1%;秋粮2190.6万吨,增长2.9 %。粮食亩产连续六年保持在400公斤以上,达到414.6公斤,创历史新高。全年棉花产量24.7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1万公顷,新增高效渔业面积7.5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9.3万公顷,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公顷。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65.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15.9万吨,增长1.3%,生猪出栏2878.2万头,增长1.1%。全年禽蛋总产量194.9万吨,增长2.3%;牛奶总产量59.2万吨,增长3.3%;水产品总产量475.9万吨,增长3.4%。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61.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12.2%,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4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畜牧规模养殖水平全国领先,生猪、蛋禽、肉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76%、94%、95%和94%。农业科技贡献率61.2%,“三品一标”总量1.27万个,均居全国头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家,均居全国第二。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数达到4.4万个,登记成员562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社均登记成员数125.5户,出资额909亿元。农民合作社登记成员数、入社农户比例、社均成员数、出资额等四项关键指标均居全国头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45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49%。全省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达到1960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5亿元,村均120万元,同比增长12%。
扎实推进国家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六件实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28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更具活力。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电、通公路、通班车、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七通”。
2011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8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1.2%。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53个、推进县24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居全国前列。评出14个江苏蕞具魅力休闲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收入全国头部。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5元,比上年增长18.5%。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5747元,增长17.4%;家庭经营收入3781元,增长17.6%;财产性收入476元,增长19.4%;转移性收入801元,增长31.8%。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提前一年全面脱贫。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4∶1,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