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西湖镇土地托管后:种地更轻松农民多得利
东港区西湖镇北乐台村党支部书记古红光心里终于踏实了。从今年4月份开始,村南水库边上的那48.5亩地被托付给了“田保姆”。
6月8日,在这里已经前后忙乎了近两个月的刘向远,正指导现场管理人员灌溉。接连几个月的干旱,给农作物带来不小的影响,好在管理及时,刚刚栽种了一个月的玉米和大豆长势良好。
刘向远是日照市广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前不久,一纸协议的签订,让他与这块土地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巴掌大的地,分摊到户,一口人分不到8厘地,加上条件不好,靠天吃饭,没人愿意去种。”在古红光心中,这48.5亩水位地,弃之可惜,分户耕种又没有多少效益,村民积极性不高。
今年四月初,经过征求有关方面意见,西湖镇党委政府决定由东港区城区供销社、日照市广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西湖镇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托管合作协议,成立“多方军团”,接手管理这片土地,破解“农民外出打工、谁来为农民种地”和“群众积极性不高、种地靠天吃饭”的问题,探索东港区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模式,保证粮食安全。
通过土地整理,首期托管的167亩土地,形成了相对成方连片的地块,主要涉及北乐台村、南乐台村2个村。四月底,在旱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喷水灌溉和机械化播种,仅1天时间就完成了春玉米和大豆的套种播种。
土地托管后,农民有了双重甚至三重收益——东港区供销社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的方式来分配经营利益,加上平时除草、浇水等用工需求,农户坐在家里不仅收成不减,还能赚上务工费,一举多赢。
“具体来说,农户每亩地有500元的流转费作为保底收益,托管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种植经营收益,村集体和农户可获得30%的净收益分红,能实现增值收益。”东港区城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陈常伟介绍。
这一举措,解了长期为种地发愁的南乐台村70多岁费大爷的心病:“上年纪了,干不动农活了,不去打理又放不下,现在好了,不用担心土地撂荒了。”
从长远来看,土地托管的好处还在于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提质增效。
在这次的新试点中,东港区不断加强协调供销系统间协作,整合社有企业与社联企业的优势,推动城区供销社与日照市广合农业科技服务联手合作,培育农业服务队伍,在试点基础上,探索规模化与微模化相结合,全程托管与个性化托管相结合的模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粮食作物制定规范的生产标准和托管服务流程,配置使用新型农业装备,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种植模式应用到服务过程中,从而推行企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真正实现降成本、增产量、提质量。
“用好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共同推动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惠及更多农户,实现农业增产、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陈常伟对于这种生产服务模式的推广充满信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史树梅 田港文 报道)
招远市创新探索理论学习“共学共建”新模式
诗词山东|写泗水的这句诗,封神千年
视频|你以为“耕海1号”只是个海洋养殖场?错了!来看看吧
主播说山东|山东,你们太不尊重“盐碱地治理”了
主播说山东|@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青年山东说|济铁特警姑娘王奕澎:铁路平稳运行、旅客平安出行是我们的使命
专题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