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扬州力量 ”为新源助跑
疆有所需,援有所为。从长江之滨到天 山边陲,一批批扬州援疆干部远离故土,将真情和热血倾注于万里之遥的新源县,为巩乃斯这块热土带来资金与技术、生机与活力、精神与力量,为两地人民的交往交流交 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时代赞歌。
从第九批主动留任到第十批援疆工作的扬州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指挥组组长、新源县委副书记孟德和表示,援疆,是使命,是责任,是抛不下的情感。
在扬州援疆指挥组,和孟德和一样从上届留任、继续新一轮 援疆工作的干部人才一共有16人。
“并不是, 留下来是因为还有未完成的项目、未完成的 使命,更多的是丢不下的情感。”10月20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一批援疆干部的 低调、务实、勤勉和担当,而这正是扬州援 疆指挥组所有干部人才所秉持的工作作风。
采访中,孟德和总是谦虚地说:“我个人没什么事迹可写,要写就写这个集体。” 让孟德和骄傲的这个集体是怎样的呢?在2017年至2019年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组织的援疆工作年度考核中,扬州援疆指挥组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 工作组”,蝉联伊犁州14个江苏援疆工作组头部名,共有6个项目荣获“创新创优奖”;先后有21人被自治区、自治州和江苏省对口 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表彰为援疆先进个人;2019 年和 2020 年,扬州援疆指挥组又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援疆先进 工作组和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扬州的援疆工作走在了前列。
就在前几天,扬州援疆工作再交骄人成果:新建成的扬新中学、新源县第三中学以及12辆救护车和价值 400万元的融媒体设备。其中,作为头份“大礼”的扬新中学和第三中学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总投资3.7 亿元,可容纳 96 个班级、4500名学生就读,大大缓解了以往“大班额”现象,方便孩子就近入学。
在扬州援疆指挥组办公楼楼道中,两张大大的项目进度表占据了两面墙,上面展现的是第十批扬州对口支援新源县的援疆项目,一共45个,涉及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目前45个项目已全面开工。据了解,今年扬州援疆资金共计 1.216 亿元,其中民生类项目20个,投入资金1.12 亿元,占比 92.4%;非民生类项目 3 个,投 入资金820万元,占比6.7%。目前,新源县 人民医院四期、“双创园”二期项目以及水 厂智能供水和清水池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建 设正有序推进。 从“输血”到“造血”,从增量到提质。
扬州援疆指挥组坚持产业援疆的重要地位,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组织招商小分队分 赴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先后拜访了无锡 协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平棉纺织集团、 亳州梦杰药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在今年 的伊犁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会 上,共有6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19.28亿 元。同时,指挥组着力推动旅游援疆。先后 与扬泰机场共同努力,协调四川航空开通扬 州—乌鲁木齐航线;与扬州电视台达成宣传合作协议,邀请城市频道栏目组来新源采风踩线,开发新产品、新线路,拍摄制作的宣 传片《十年援疆路再出发》已在扬州和新源 同步播放;在扬州城区核心路段设立“新疆 ‘醉美新源’旅游推广中心”“扬州新源之 家”“新疆那拉提草原民俗风情馆”,为更好 地服务旅游援疆蓄力。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与扬州中旅合作开展了“扬州人游伊犁 系列宣传和推介”活动,吸引更多扬州游客 来伊犁旅游观光。
为进一步推动消费扶贫工作,扬州援疆 指挥组在扬州设立了新源名特优农产品展销 旗舰店,推进“生产基地+前置仓+销售平 台”体系建设,打响扬州“援疆优品”品 牌。目前,援疆优品公司已与新源县喀拉布 拉苹果合作社、伊哈牧场乳品、济康蜂蜜等 多个企业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以 来克服疫情影响,销售额近500万元。 一个个企业的入驻,一批批项目的实 施,像催化剂助推着新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同时,很多援疆企业已成为当地 的支柱企业、龙头企业,成了“不走的援疆 队伍”,续写着助推新源经济发展的传奇。
有人说,援疆干部的眼光很独到,既不同于旅游者的表象浮泛,也不同于新疆人的久处不觉。那种带着大反差背景下的深入,使他们对新疆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和热爱。 援疆4年,孟德和对第二故乡蕞深切的 感受就是本地的干部太辛苦,相比之下,援疆干部还做得不够。在当前的工作体系、方法、模式中,他看到了受援地的不足,更热 切地希望这片土地能敞开怀抱,将源源不断 的“扬州力量”化为自身动力,迎来变革与 发展,真正实现两地的互通有无、携手共进,赢得更美好的明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