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双创”平台打造“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建好用好“双创”平台,打造“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
三年来,扬州市围绕城市定位、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统筹各方力量,务实高效推进“双创”平台载体建设,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扬州开发区的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内,魔童智能科技的创始人缪中林正在研究中集通利集装箱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技改方案。作为扬州从新加坡引进的重点博士人才,今年年初,缪中林带领研发团队落户扬州,重点聚焦工业智能机器人研发设计,得益于科技园的保姆式服务,魔童科技仅用半年时间,就收获中集旗下公司的技改项目订单。缪中林介绍,政府对人才项目的扶持或者申请,以及房租的减免等方面给了他们很多的帮助,其它地区很难找到类似扬州这样好的政策 ,这个项目一期已经做完,二期正在做规划设计,在十月底会全部交付,今年公司能实现销售额达到1000万。
目前,西安交大科技园已累计入驻150多家科技企业及配套单位,在孵企业78家,入驻率达92%,入驻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环保科技等新兴领域。今年,该园区还有望跻身国家级“双创”示范平台。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副总经理杨泸介绍,他们已经申请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会根据建设方案,在海外建设自己的海外联络站包括离岸创新中心,来引进高端项目和人才助力扬州创新创业的发展。
打造“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近年来,扬州市布局建设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人才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三年来,全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产业综合体28个、面积超470万平方米,引进高校院所科研平台70家,培育企业3100多家,入驻各类人才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160亿元。这些“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是扬州市“双创”工作助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直观体现。扬州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杨玉坤介绍,扬州积极探索“公园+”的新模式,把城市公园周边蕞金贵、蕞美丽、蕞便捷的地块拿出来建设综合体,将城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双创优势,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
在推进现代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扬州市还把创业创新的“因子”植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去,打造了一批具有扬州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契合市场需求的“双创”集聚区。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是扬州市重点打造的现代文旅街区,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师带徒”“非遗进课堂”等途径,吸引许多年轻人进入非遗领域创业创新。目前,该集聚区已进驻各类非遗大师、传人77人,带动就业近千人。扬州486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娟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非遗人愿意来从事这样的产业,基本形成了成果集聚、人才集聚、企业集聚的示范基地效应,持续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放大,助力扬州文旅产业、扬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强。
此外,扬州市还通过发挥大中企业、大院大所“双创”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培育更持久的“双创”活力。目前,扬州市已经建成29个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助推面广量大的小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编辑 郑艳秋、蒋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