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挂牌
车载通信电源、野外营房、激光探测器……这些原本属于军工高科技产品,目前正源源不断进军民用市场。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7周年,恰此军人的节日,扬州市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在市开发区挂牌。这个新的产业板块,标志着军地双方将形成合力优势,拓展协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日前决定,以开发区为主,广陵区、邗江区为辅建设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将建成集科技研发、科技信息、成果孵化转化“三位一体”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园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五大产业。
军民融合产业的起步,得益于我市近年来重视军工企业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已集聚了一批军工级相关领域的企业,区内有中船重工集团723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天威新能源、国宇电子、通信设备、乾照光电、通利冷藏、润扬物流等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雷达、电子器件、光伏电池、通信电源等多个领域,军民融合集聚态势初步形成。2013年形成产值近60亿元,税收1.25亿元。
一批军工技术在扬进行转化,得到了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原来主要用于军工的太阳能电池已大规模进入民用市场,规模呈现几何级增加,天威保变集团的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800MW。723所利用其电子装备研究成果,成功迈入风电等新领域。在特种车领域,原本主要用于野外作战的房车特种车,经过中集集团通利冷藏的技术改造,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抢险救灾等民用领域。
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发展的雄心壮志来自高科技产品。北方激光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军民融合产业涵盖材料、器件、部件到整机系统,初步形成了以光电材料及器件、激光设备及光电应用产品、机电控制产品为主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架构。“在军民品科技方面,加大高技术军转民的力度,铒玻璃激光材料、反光玻璃微珠、激光探测器等产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车辆底盘安全检查系统等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
高科技产品技术含量大,效益也大。723所负责人介绍,723所联合英国Easat公司申报的“机场监视雷达和海岸监视雷达关键技术引进”项目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项目实施将使国内的雷达制造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实现民航机场监视雷达设备全面国产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