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仪征市真州镇坚持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聚力推动村级经济多元化、抱团式发展,积极推广各类增收模式,引导各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合作共赢,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走出一条“支部增活力、集体增实力、农民增动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夯实了集体经济家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近五年,真州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幅均保持在8.5%以上,2022年达4929.5万元,五一村首次突破千万元。
一、党建引航、高位推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强筋壮骨”。真州镇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列为镇村两级书记项目,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带队调研督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每个村都明确3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和2名机关中层干部挂钩联系,帮助出思路、定计划、选项目;制定出台党建引领“四真”工程提质赋能镇域高质量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全方位推进“真振兴”强村富民工程。真州镇积极推动党建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将基层组织有机融入产业发展,成立“共建共富”“惠商惠企”行动党支部,结合村“两委”换届,不断选优配强村带头人队伍、党员队伍、后备干部队伍。五年来累计选派4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到村兼任书记、选拔52名青年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选取26名年轻同志到村挂职锻炼、公开招录村工作人员55名、发展农村党员44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典型引路、共建联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破题开局”。真州镇打好资产增收牌。 近两年,真州镇各乡村结合各自特点,多措并举让资产变资本,夯实自身集体经济发展根基。坚持一手抓存量盘活,佐安、永庆等村全面摸排闲置土地、老旧厂房等资产家底,通过改造、承包、租赁、招商等方式,盘活资产约9500平方米、增收约350万元,努力让“闲资源”变成“活资产”;打好特色产业牌。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充分考虑各村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全面推行改革活权、发展物业、土地开发、项目引入、村企合作等“强村十法”,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特”,以飞地发展打造了五一村建材市场、以村企合作成立了佐安村绿篱共富工坊、以项目引入发展了三八村千亩农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村级产业让各村在致富路上各放异彩;打好抱团发展牌。为持续凝聚以强村公司为牵引、集体共同富裕的强劲合力,在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共富项目基金的基础上,真州镇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共建共富行动党委,并牵头9个村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仪征市真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抱团发展,在曹山片区原兴业钢市地块合力打造占地92亩、建筑面积达6.35万平方米的全市首家村级经济发展共建共富创业园,有效破解城中城郊村资金多、土地少难题,蹚出了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路子,为促进仪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示范样板。
三、目标引领、激励带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真州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编制全镇中长期村级发展规划和各村差别化发展路线万元以上增长5%”的发展目标,引导各村排细增收方案、排定增收路径、排实增收项目,持续提升村级收入水平;打响擂台赛。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组织开展仪征市首场“百雁争锋-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五一、三八等5个村党总支书记围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产业等展示风采、交流比拼,通过打擂比武,倒逼各村书记不断提升善抓经济、能谋产业、会搞经营的能力本领;用好指挥棒。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各村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细则和村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实行村集体与村干部捆绑式考核,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村进行正向激励,从当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增量中拿出20%的比例奖励村干部,进一步激发村集体抓党建促发展的内驱力。 仪征市真州镇党群工作局 仇宝奇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