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四五”末扬州力争百亿元工业集中区达7家

admin7个月前 (09-24)扬州产业信息46

  近日,市工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推进全市工业集中区提升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市工信局副局长华占军介绍,根据《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末,全市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占比超过70%,形成开票销售超50亿元工业集中区16家,其中超100亿元工业集中区7家。

  为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的县域经济“压舱石”作用,促进富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日前市政府办印发《意见》,进一步调优工业集中区产业结构,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38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共入驻工业企业6554家,其中规上企业1487家。去年,38家市级工业集中区累计实现开票销售2030.7亿元,入库税收63.4亿元,同比增长21.2%和6%,分别占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和入库税收的27.3%和27.8%。

  市级工业集中区中已涌现出一批“百亿级”。江都仙城工业园、广陵李典工业集中区两家年开票已超200亿元,高邮湖西新区工业集中区、江都高端装备产业园、宝应安宜工业集中区3家年开票超百亿元。此外,市级工业集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4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工程中心241个,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9个。

  华占军介绍,全市工业集中区共吸纳就业45万余人,占所在乡镇工业从业人数的70%以上;从农村家庭收入来看,全市农村家庭62%的收入,来自工业集中区创造的就业岗位。在全市工业版图中,工业集中区逐渐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意见》提出,以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为契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区位特点、产业基础,重新修订和完善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

  ——优化发展布局。对全市工业集中区进行重新认定,将原38家市级工业集中区压缩为28家,确定市级重点发展型和优化发展型工业集中区名单。鼓励重点发展型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与工业集中区协同发展,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支持县域范围内以重点发展型工业集中区为主体,整合其他类型工业集中区。

  ——坚持特色发展。按照“突出特色,错位竞争”的原则,每家工业集中区明确1-2个主导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323+1”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招引新项目、壮大老企业。

  ——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从严控制工业集中区新上工业项目用地。支持集中区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厂房建设和管理运营。在确保安全和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集中区内企业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和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引导工业集中区通过产业更新、增容技改、综合整治等模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土地使用权人自主再开发,或以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发低效用地。

  工业集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意见》提出,以“智改数转”、“园区上云”、培育壮大企业为抓手,推动工业集中区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智改数转”。积极响应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广一批面向集中区企业的低成本、模块化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满足集中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数字化需求。两年内,工业集中区内规上企业全部实施“智改数转”,“智改数转”咨询诊断做到“应诊尽诊”。

  ——推进“园区上云”。以工业集中区为主导,实施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集中区落地,推进重点园区5G网络等数字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全覆盖,围绕工业软件应用、电子商务、线上招商等“云板块”,积极构建“园区云”辐射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培育壮大企业。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集中区企业积极参与我市“323+1”主导产业配套、进入龙头企业供应网络,依托龙头带动实现快速发展。

  为鼓励工业集中区提升发展,《意见》还提出,市级层面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参照《意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规划引领、财政扶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ICP备05084892号-1

  运行管理:扬州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3210000002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扬州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年食品产业园区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2023年食品产业园区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2023-2029年中国食品产业园区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如需英文版、日文版等其他语言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食品产业园区是食品企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食品生产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食品包装、物流配送的企业,同时还有食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中介机构。这种互相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

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中标江苏华电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工程施工A标段

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中标江苏华电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工程施工A标段

  8月19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收到江苏华电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工程施工   工业园位于仪征市西南侧,为宁扬沿江化工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范围涵盖主厂房建筑,1号锅炉、2号锅炉基础及配套设施建筑工程等内容。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该区域供热规划结构、加快园区内集中供热、提高园区资源利用效率,为发展高效新能源产业、推...

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近日,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江苏华电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省仪征市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计划2022年3月开工,是目前国内极少的基于采暖、外供中低压蒸汽和高压蒸汽的燃煤背压机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建设将整合关停仪化热电6台燃煤热电锅炉和供热区域内5台燃煤锅炉(华煦2台220t/h水煤浆锅炉、实友化工2台75t/h燃煤锅炉、大连化工1台75t/...

人民日报丨江苏:工业园焕发新活力

人民日报丨江苏:工业园焕发新活力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面向全球引进创新资源。今年一季度,苏州工业园区利用外资迎来“开门红”:新增外资项目89个、同比增长59%,新增注册外资8.2亿美元,其中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14个,保持历史高位。   康美包中国区总裁范立冬介绍,康美包公司于2002年落地园区,从一家纯生产型企业起步,如今已...

同比增长347%一季度扬州市工业投资增速全省头部

同比增长347%一季度扬州市工业投资增速全省头部

  仪征化纤智能化短纤项目建设现场。尚东摄   记者日前在仪征化纤智能化短纤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土建部分已经完成,聚酯反应釜、纺丝主机等关键设备安装正在扫尾,纺丝单元管道焊接已完成大半,设备安装调试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仪征化纤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项目施工计划,今年8月产线将陆续投料生产。   仪征化纤新建项目稳步推进,是扬州制造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生...

名单公布!扬州化工园区5家企业入选

名单公布!扬州化工园区5家企业入选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布了2022年度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培育对象拟认定名单。   扬州化工园区中化高纤、瑞祥化工、锦湖化工、天启新材料等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首批省星级上云企业拟认定名单,远东联石化入选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培育对象拟认定名单。   近年来,化工园区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

在“优”字上下功夫——扬州经开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二

在“优”字上下功夫——扬州经开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二

  9月19日,在扬州经开区欧美工业园内,总投资50亿元的瑞声精密制造项目现场,一场简单而热烈的投产仪式正在举行。该项目今年2月19日签订入园协议,8月下旬试生产,目前已开票8000多万元,跑出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项目建设“加速度”。“这主要得益于经开区各部门的服务加持。”项目负责人点赞道。   瑞声精密制造项目主要生产高端精密金属结构件成品组件,一期达产...

城市向东!新配套崛起!扬州这里迎来黄金时代!

城市向东!新配套崛起!扬州这里迎来黄金时代!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城市向东!新配套崛起!扬州这里迎来黄金时代!   趁着江广融合的春风,这些年江都“一号路”两边的厂房大面积拆迁,荒夷平地摇身变成高端楼群……   从破茧到蝶变,从舜天路到文昌东路,短短十年间见证江广融合快速发展的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