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扬州:人才与城市这样“双向奔赴”

admin7个月前 (09-24)扬州产业信息9

  每年新全职引进毕业2年内的大专(高级工)及以上毕业生超过30人的,按照超出人员2000元/人的标准予以奖励,蕞高200万元。

  按照每人不低于蕞低工资标准60%给予单位就业见习补贴,给予留用率达一定要求的见习基地一次性见习补贴及指导管理费等。

  35周岁以下大专(高级工)及以上人才来市相关企业工作的可享受500-3500元/月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3年;本科(技师)及以上人才购房后可享受5-200万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企业培养人才补贴则包含了“订单班”,按企业支付给院校合作费用的50%予以补助,单个订单班蕞高补助10万元;“新型学徒制”,学徒达到中级工及以上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8000元补贴……在扬州,甚至是应届毕业生应邀来扬求职面试,都可以享受1000元一次性求职面试补贴。而这些,只是2023年扬州市企业引才育才奖励补贴新政的“冰山一角”。

  一颗种子,只有在生态环境适宜的地方才能生根发芽,人才竞争的关键,是环境之争,更是服务所至。

  4月3日,“2023 扬子江企业家峰会暨百强青商扬州行”活动在扬州举行。当日下午的扬子江企业家峰会上,来自全国工商业界的领导和企业家为“扬州青年企业家人才服务中心”揭牌。

  在扬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抑或扬州人才公园,“一杯咖啡喝出一个产业”的故事为人才津津乐道。为了给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扬州市各地的产业园区甚至企业楼层均设有咖啡座,或举办“咖啡文化周”等活动搭台引才、交流信息,了解企业发展困境,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政府拿出真情实意、真招实策、真金白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涵养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

  人才是头部资源,是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扬州市紧紧围绕打造“人人向往、人才荟萃”的好地方总目标,坚持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布局到哪里,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打响“追梦来扬 州到爱才”人才活动品牌。

  树立大抓人才鲜明导向。高规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人才办工作细则、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制定人才工作要点、“一把手”项目、招才引智重点活动和人才培训项目等4部指导性文件,首次立项89个社科研究重点课题(人才专项)项目,加强人才引领战略研究和理论指导。

  结合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发“头部资源”。按照“高于以往、优于周边”的标准,出台“人才新政15条”,制定覆盖科创、教育、卫生、技能、文化、乡土、青年、航空、数字等9大类人才群体16部实施细则,构建扬州“人才政策3.0”体系。

  聚焦扬州市“533”产业科创计划,细分产业赛道,先后赴深圳、上海、武汉、西安、成都、重庆、长春举办7场2022“绿扬金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200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报名参赛,达成意向合作近400项,成功落地50项。

  举办“百名博士扬州实践”“百所高校扬州行”“千名大学生看扬州”“千名大学生社会见习”等活动,吸引106所高校、135名博士、1250名大学生、1500名扬州籍在校大学生参加。

  持续实施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促成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引进等合作98项、达成合同意向金额8800万元……电线次。去年,扬州市委人才办牵头,首次开展“三送三问”政策宣讲活动,扬州市县联动走访10家省级以上园区和38家市级乡镇工业集中区,覆盖近7000家企业。今年,在去年基础上,扬州市委人才办主任单位牵头联系服务18个重大项目和人才集聚企业,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下沉、人才服务前移。

  扬州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深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涵养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为扬州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喜欢什么样的城市,就选择与什么样的城市相逢吧。”青年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这个“好地方”加速上演。

  4月1日,扬州市组织“人才政策”宣传推介走进事业单位招考点,近3万青年学子“追梦来扬”。

  “扬州确实是个好地方,我很喜欢。”太原科技大学社会学硕士小衡是山西人,本科在读时来扬州旅游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次过来前就对扬州“青年人才20条”有所了解,详细咨询后当即表示,“不管能不能考到单位,我都想来扬州创业,同样可以享受一揽子政策。”

  今年33岁的小柳博士目前在上海某合资汽车品牌任汽车软件开发工程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趋势、地方发展环境比较关注,他的夫人是扬州人。柳博士作为“陪考”也表示:“实地了解一下扬州的创业环境,理想的话,就陪夫人住回娘家不走了。”

  这些“实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扬州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引才魅力”。由扬州市委人才办联合团市委制定出台的《扬州市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二十条措施》,涵盖青年人才来扬留扬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方方面面,许多来扬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从中受惠得益,对扬州也有了更多归属感、认同感。

  “手续已经办理好了,欢迎您入住!”3月21日上午,在位于扬州东站附近的扬州国际人才社区服务中心,公寓管家接待了两名来扬求职的博士。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扬州国际人才社区二期公寓上线仅半个月,新房预订率就超过了60%,咨询电话更是接连不断。

  人才公寓是引才留才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近些年,扬州市为吸引集聚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先后出台诸多福利政策的同时,还把人才公寓建设作为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抓手。社区是该市为吸引集聚人才,一站式解决人才短期住房需求的高品质社区建设。2021年启动建设的扬州国际人才高品质社区,“拎包入住+管家服务+平台赋能”的创新模式受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青睐,入住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白银更要比真心。扬州市打造的青年人才来扬“头部站”,上线家扬州青年人才驿站,全年人才公寓新启动建设6286套、37.76万㎡,新投入使用18.16万㎡、2302套,累计存量71.91万㎡、9538套,成为来扬青年人才的“蕞佳栖息地”。

  如果说解决住是一项“硬”服务,构筑拴心留人的人才“软环境”,是集聚人才的“硬支撑”,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治本之策。去年,扬州就以“高于以往、优于周边”的标准制定“人才新政15条”,聚焦高校毕业生来扬州回扬州、技能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举措,努力打造人人向往、人才荟萃的“好地方”。

  “青年人才可以免费使用定点运动场馆,高铁站、机场的贵宾通道和贵宾室免费,公交免费,定点景区门票免费,从踏入扬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青年的温暖。”去年5月应聘来扬的重庆大学学生赵思扬,不仅顺利预约入住江苏省扬州市青年人才驿站,还拿到了扬州青年人才旅游券,并享受酒店、餐饮优惠政策。

  金融支持撬动更多资金,为有“才”者添“财”。在扬州,有一则故事被人才朋友圈广为传播。

  5年前,扬州市政府一笔3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为企业“雪中送炭”;5年后,企业已成长为行业“独角兽”,300万元的股权投资溢价10多倍,但政府没有“坐收渔利”,而是给企业送了又一份大礼——将投资溢价收益1996.35万元奖补返还给企业。

  去年8月29日上午,仪征汽车电子产业园内,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从扬州市领导手中接过这张“沉甸甸”的支票时说,天使(人才)专项资金产生了较好的杠杆效应,目前已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泽景电子超4亿元。他表示:“收到党委和政府奖励的这笔资金,在我看来,进一步体现了扬州重信守诺的契约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对科创企业发展的重视。今后泽景将会进一步努力,不断壮大企业,用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来反馈地方。”

  以实打实的金融支持助力人才创新发展,这在扬州不只是个案。仅去年,扬州市开通的“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就完成授信4.8亿元;天使梦想基金资助15个项目、700万元。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历年累计资助“双创团队”20个、领军人才957名、优秀博士人才1646名,经测算,平均每1元财政投入,能创造3.79元财政税收。用金融部门一位资深人士的话说,扬州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类型,陆续推出“人才贷”“人才投”等金融产品,使人才金融是支撑人才创新创业的有力杠杆,形成人才、资本、产业充分活跃的发展生态。

  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扬州共识”,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动“头部资源”转化为“头部动力”。

  “扬州的明天,商机无限、大有可为。”正如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2023 扬子江企业家峰会暨百强青商扬州行”活动讲话中所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国家宏观利好政策密集投放、积极承接上海和苏南产业梯度转移的多重机遇,为扬州在区域竞争中加快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巨大的空间和宝贵的资源。

  城市的发展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喜欢什么样的城市,就选择与什么样的城市相逢吧。”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这个“好地方”加速上演。扬州将以“好于全省、优于苏南”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引才机制,为扬州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扬州必将成为人人向往、人才荟萃特别是年轻人创业发展的梦想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之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年竣工扬州专属地标来袭!

2023年竣工扬州专属地标来袭!

  观地产,看楼市!谈天说地,关注2021扬州楼市!政策详解、购房大全、深度解析……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2年省级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投资计划,扬州印象馆上榜。   据了解,目前桩基施工已经全部完成,比原计划提前10天左右,整个围护结构也已施工完成,预计今年10月底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7月底工程竣工...

“园区更新”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无限空间

“园区更新”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无限空间

  常州经开区启动园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江阴启动实施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三年行动,扬州全力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和振兴”……近年来,一场更新运动正在江苏各大园区悄然展开。   园区经济是江苏的一张亮丽名片。从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江苏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飞跃,已经成...

【文化产业速递】苏州、盐城、淮安、扬州、宜兴、靖江、宿迁

【文化产业速递】苏州、盐城、淮安、扬州、宜兴、靖江、宿迁

  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近期,元和塘科技文化研发社区项目(元和塘数字内容服务产业园)完成验收,交付使用。作为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打造的十大特色产业园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智库平台、数字出版、动漫电竞等为一体的数字文化产业园。目前,一批高端数字文化类项目正加快对接,未来...

一文带你了解扬州市城市概况与产业格局!

一文带你了解扬州市城市概况与产业格局!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   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头部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淮扬菜系誉满全球,已作为国宴之选,...

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企业来扬考察

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企业来扬考察

  原标题: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企业来扬考察   为深化中意食品产业交流合作,推动中意(扬州)美食产业园建设,6月20日,意大利华饮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中意商会食品组负责人、好意大利食品集团总经理高蒂娜等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企业受邀来扬实地考察,开展项目交流洽谈。   20日上午,在市外办副主任徐静的陪同下,意方代表团考察了中意(扬州)美食产业园预留...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1.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 物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2.前三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超万亿元   3.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 (2022年版)》   4.科技部印发《“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 到2025年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取得重要进展...

全球产业园区发展峰会筹备会在扬举行 致力构建全球产业园区命运共同体

全球产业园区发展峰会筹备会在扬举行 致力构建全球产业园区命运共同体

  6月13日,首届“全球产业园区发展峰会暨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博览会”筹备会在扬州举行。本次活动是11月即将举行的首届“全球产业园区发展峰会暨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博览会”前期筹备会议,由中国国际商会、中白工业园联合主办,集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起并承办。   本次活动旨在为11月即将举行的首届“全球产业园区发展峰会暨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博览会”作前期筹...

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专人24小时服务企业

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专人24小时服务企业

  ▲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已有7家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天府新区供图   昨日,戴卡凯斯曼成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热工车间内,一个个零部件经过熔炼、压铸、X光检测、热处理后逐渐成形;机加车间里,工人们聚精会神地生产作业,机加工、压装、包装一气呵成   这是在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发生的一幕。本轮疫情发生后,新兴产业园头部时间行动起来,传达闭环生产相关要求,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