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驶进扬州“五方联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1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江苏省第二届专利(成果)拍卖季(扬州生物健康专场)活动,11月1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共有9个项目达成了意向合作,合同金额超800万元。
“ ‘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是要面向企业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征集和筛选高水平科技成果,建立‘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投融资机构’五方联动机制,促进高质量技术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说,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自开通以来,注重与国家和地方政策、创新创业相结合、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2019年以来,瞄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已在全国15个省市举办了31场专场路演,推动了447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邗江区委书记张耀武介绍,扬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撑经济的先进制造业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扬州国家高新区布局以生物健康为特色的专业园区——扬州生物健康产业园,重点打造了一批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并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了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合作建设了生物技术扬州转移中心等,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速成长、集聚集中、扩链升级,生合生物、艾迪生物等一大批项目落户扬州国家级高新区。
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值超百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30家,形成了以化学药物、原料药为主导,生物药、现代中药、保健品为补充的产品格局。
进入“十四五”,扬州提出,将按照“专业园区支撑、龙头企业带动、高端人才引领”的思路,以创新药、生物药、高端制剂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体外诊断、基因检测、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前沿技术,全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大分子生物药物制造高地,推动生物健康产业园跻身国家级专业化园区前列。
如何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扬州,推动扬州生物健康技术和产业的“优势叠加”、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去年来,扬州围绕生物健康产业,采取“政企金学研”合力攻坚,不断完善各类保障措施和扶持举措。其中,在引进人才方面,蕞高3000万元的创新创业支持;设备补贴方面,按照设备投资总额15%给予补贴;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集成发改、工信、科技等各类政策,给予研发及产业化全流程的支持政策,蕞高累计支持力度可达上亿元。
同时,还建立灵活的合作机制,全力保障生物健康项目的土地供给,对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予以优先供地,对暂无征地需求的中小企业,采取租售结合模式提供标准化厂房使用,并提供全程帮办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政策蕞大限度缩短企业征地建厂周期。
今年是“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第3次驶入扬州,瞄准生物健康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需求,遴选出了企业技术需求225项,精准匹配高科技成果200项进行现场集中发布。此次活动现场,8项已有对接基础的产业化可行性高的科技成果进行了项目路演。
“专利(成果)拍卖季”是江苏省推动技术转移的一项品牌活动,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将高校院所优秀专利(成果)源源不断输送给企业,高校院所、研发机构能找到自己‘赛马’的舞台,科技镇长团、技术经理人等也能借此成为‘金牌经纪人’。”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表示。
百名院士入党心声邹元爔:他写下170多篇学术论文 始终坚持自己查阅文献
百名院士入党心声|匡定波:谨记周总理指示,他开创了我国红外遥感技术领域新纪元
百名院士入党心声|周维善:他是测定青蒿素结构的幕后功臣,一生用有机化学造福人类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