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浦头镇西园村:砂土套种荞麦闲田变宝地
扬州网讯 (通讯员佘学军 记者嵇尚东) 近日,在江都区浦头镇西元村蔡四组,村民组长韩军喜滋滋地说:“去年荞米涨价,今年我扩大了荞麦种植,从两分地增加到两亩,收获300公斤荞麦,加工成100多公斤荞米,预计增收3000元。”
荞麦别名三角麦,是耐旱植物,多生长于内蒙古、陕西等西北部地区。在江苏省内,不少地方也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但在西元村,荞麦种植至少有十年以上历史,村民利用大豆收割后与小麦播种前的间隙期,插播套种荞麦,多了一份种田收入。
“我们这里耕地质地复杂,即便在同一个村,土质也不同。我们这个组,以砂土为主,留不住水,不宜种水稻,一年种两季,分别是黄豆和小麦。”韩军介绍,“黄豆收割后到小麦播种前,农田有70多天空闲期。荞麦能在砂土种植,正好补缺。”
在西元村记者了解到,除了在农田里,不少村民还利用家前屋后空地种荞麦。村民王正华家门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地,种植的荞麦已收割完。王正华说,别小看这些零碎的旮旯地块,去年他家利用几处边角地,收了100多公斤荞麦,加工了40多公斤荞米,增收1200多元。
在西元村,除了荞麦种植户外,还有加工作坊和一批荞麦经营户。村民王萍一家做荞麦多年,还把内蒙等外地荞麦运回,加工成荞米出售。就在国庆节前,王萍刚从外地运回一批20吨荞麦。
西元村党支部书记孙江军介绍,该村共有500亩砂土农田,目前仅有100亩套种荞麦,还有很大推广空间。下一步将通过村、组干部示范引导,扩大荞麦种植面积。此外,将与有关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推广优良荞麦品种,进一步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