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发布实体书店“四进”扶持政策鼓励老旧厂房等开办特色书店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8月6日,东城区召开实体书店“四进”(进商场、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扶持政策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东城区将引导支持政策,支持大型书城联动发展、优化升级;鼓励利用疏解腾退的空间、老旧厂房等开办特色书店,打造一批高品质、高颜值、个性化的“网红书店”,让实体书店“露出来、亮起来”。
8月6日,东城区召开实体书店“四进”扶持政策发布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发布会上,《东城区关于加快“书香之城”建设 引导支持实体书店“四进”的实施意见》和《东城区引导支持实体书店“四进”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实体书店融入商场、社区、园区、楼宇,多项政策在全市尚属首创。
本次发布的扶持政策,蕞大特点不仅仅是一种经费补贴方式,而是综合实施四大类(包括“专属政务服务”“人才交流培训”“文化项目合作”“专项经费支持”)共19项具体扶持政策的“组合拳”。如提出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配比,通过承诺制、白名单制等制度切实为实体书店的文化活动申报审批“松绑”,甄选优秀指导项目,做好供需对接与项目推荐等,蕞大程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
政策还首次提出开辟“四进”绿色审批通道,相关行政部门成立联合专项工作组,为实体书店“四进”提供优质审批服务;推出实体书店申请注册快捷办理指南。出台空间对接机制,梳理区内可利用的空间资源,建立“四进”现有空间动态台账,出台商圈、园区、楼宇特惠政策,吸引实体书店项目落地。
8月6日,东城区尚8远东科技文化园里的码字人书店,读者在认真阅读。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同时,探索与影视娱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构建实体书店融合发展新格局。遴选一批开在胡同街巷、文化街区里的特色书店,建立书店漫游路线,推出联合读者打卡活动。提供金融帮扶,加强转型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实现实体书店转型发展优势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通过政府搭建桥梁,对接银行、企业,为实体书店“四进”提供文化信贷和文化金融产品等服务,推出东城数字“惠读卡”,用活惠民文化消费券等政策红利。
结合《实施意见》的发布,东城区同步编制发布《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一次性开办奖励”“连续运营一次性奖励”“品质提升奖励”“特色服务奖励”等,引导实体书店行业求新求变。
坚持品质优先、兼顾公平,对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符合“四进”引导方向的新开办实体书店,以实地书店实际售书及阅读空间为测算标准,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开办经费奖励。
强化实体书店品牌化建设、创新性发展,自登记注册当日起经营时间满三年以上,在提升商场、社区、园区、楼宇阅读氛围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形成一定的文化影响力、服务辐射力的实体书店,以社会效益、读者满意度为标准,以实际售书及阅读空间为测算标准,参考区域发展贡献度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运营奖励。
鼓励书店融合创新发展,对获评北京市“示范书店”等市级荣誉称号的实体书店,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区级配套奖励。积极选树“四进”的典型案例,以实体书店实际售书及阅读空间为测算标准,每年评选至少1家区级“蕞北京”特色实体书店,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据了解,目前东城区8个大型书城、146家实体书店密织着城市阅读网络,万人拥有实体书店达到2.06家,书店指标位居全市头部。2020年,东城区16家实体书店获评北京市“蕞美书店”“特色书店”,占全市总量的六分之一,布衣书局、更读书社、春风书院、由新书店等一批实体书店成为首都知名书店。
2020年9月,东城区出台《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知名的“书香之城”的发展目标。
通过支持实体书店“四进”,新引进一批品牌书店、新开设一批特色书店、新推出一批大型书城、新孵化一批示范书店,推动实体书店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强调打通出版发行上下游产业链条,发挥辖区内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国内知名出版发行机构作用,联动三联韬奋书店、王府井书店、角楼图书馆等特色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打造“书香之城”文化地标。
据悉,东城区正在建设的“书香世业”实体书店一条街项目即将亮相。该项目位于前门南晓顺胡同,通过“书店+”模式,以“文化IP+场景植入+沉浸式互动体验”的理念,融书店主题餐厅、酒店、演艺空间于一体,在“书店+餐饮”“书店+文旅”“书店+戏剧”“书店+活动”模式的花样翻新中,以文化业态激活“城市存量空间”,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催生体验型消费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