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以有效监督助推科创名城建设

admin6个月前 (09-24)扬州产业信息18

  行走在合肥,一处处科研院所林立,各类科技型企业、科创园区集聚,科学岛静卧董铺湖碧波之中,“量子大道”俨然成为网红打卡点,“科里科气”扑面而来。

  这不仅是市民和访客的直观感受,更有系列数据支撑。2022年,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位居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第9位;2023年,入选首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合肥科技创新活水源源不绝,是法治力量的有力守护。近年来,合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两条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蕞闪亮的城市名片。

  今年7月,组织多个执法检查组赴全市多地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各方严格落实法定职责,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面检查,掌握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

  为全面了解“一法两条例”在合肥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专题研究部署执法检查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高位推动。为提升执法检查水平,在执法检查前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

  执法检查期间,检查组分赴合肥多地,走进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实地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法律实施以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等工作情况汇报,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等。

  7月13日,执法检查组来到肥东县长临河科创小镇。科创小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为产业定位,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协同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小镇成果转化基地正加快建设,一系列前沿项目顺利签约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陆续被引进……相关人员向执法检查组介绍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培方面取得的成绩。

  包括科创小镇在内的各个检查点,执法检查小组实地检查完成后,召开政府部门、企业、人大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检查组边听边记,不时询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出制约科技进步的突出问题。

  此次执法检查,紧扣法律条文,确保检查实效;采用上线联动全面检查的方式,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对标先发城市,对比差距查找问题。“我们紧密依据法律条文,整理出检查重点条款,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法律实施情况,发现突出和典型问题,研究分析原因,对检查中发现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及时督促立行立改,切实保证检查实效。”执法检查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查找出制约科技进步的六类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切实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执法检查加强普法宣传,发挥好人大监督职能作用。”

  8月30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要围绕合肥市主导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把引才、引智和引产业结合起来。”“加大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培育,成立科技服务机构。”“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报告热烈讨论,进一步建言献策。

  科技企业不断壮大,科创能力显著提升

  执法检查发现,为服务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肥扎实推进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汇聚创新资源,夯实原始创新基础。已建、在建、拟建及谋划大科学装置12个,大科学装置总数位居全国第三。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合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对接捕捉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推动新企业成立。持续“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常态化开展“‘科里科气’科创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

  为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合肥聚焦企业主体作用发挥,扶持科技型企业成长。

  检查发现,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企实现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近七成。合肥成立科技招商专班,设立科技招商基金,给予各类科技企业研发补助、税收减免,引导校企联合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规模壮大。全球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量子产业企业集聚。深空探测产业集聚关联企业及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肥正加快打造“中国星城”。

  为提升科创能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合肥组织“揭榜挂帅”“赛马”等一系列激励活动,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科创能力显著增强。

  “这座城市非常用心留住人才,我对在合肥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执法检查中,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入职的员工如此表示。今年5月,“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启动,向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青春之约”,诚邀高校应届毕业生加盟。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尖兵,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合肥始终以“头部资源”构筑“头部动力”,牢牢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合肥市打造优异“养人”环境,成立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委员会,建立高校院所和市直单位“双向挂职”机制,广泛开展“全球云聘会”“招才引智高校行”“合肥请您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知名高校院所招聘。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常态化开展“人才服务大调研”,实现落户、安居、就医、交通出行等优享待遇“一码通行”。目前,合肥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200万人。

  合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参与热核聚变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成立“一带一路”科创战略联盟,推动与法、俄等累计建成国际合作基地63家(含国家级14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立。共建G60科创走廊、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共享超16亿元科学仪器设备信息平台,积极构建一体化态势。以科大硅谷建设为牵引,组建全球科大校友事务部,建设港、法创新中心。

  紧盯问题,依法擦亮科技创新蕞大标识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在看到法律法规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看到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平台建设仍需加强、成果转化仍有短板、企业创新仍需强化、创新人才数量不足、资金投入强度不大、知识产权服务不够等。

  既摸排问题,又寻求对策。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影响法律实施的难点、堵点问题,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报告指出,要加大平台应用型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规划,制定应用型基础研究计划。支持大学大院大所建设孵化载体,充分发挥合肥市重大科创平台集聚优势。

  为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就地转化,报告建议,要推动县(市、区)出台新建孵化载体支持政策;要建立完善应用型科技成果验证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用。汇聚成果转化人才,扩大对外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来肥转化。

  为持续壮大科技企业,提升科创能力,报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报告提出,要实施新一轮“高企倍增计划”等行动,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领军型企业。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加快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立足合肥、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知识产权数据中心。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型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布局建设国际社区等,提升涉外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来肥创新创业;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保险、担保等多部门深度合作,开发更多符合科创企业特征的金融产品……报告还就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扩大投资融资规模等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行走在合肥,一处处科研院所林立,各类科技型企业、科创园区集聚,科学岛静卧董铺湖碧波之中,“量子大道”俨然成为网红打卡点,“科里科气”扑面而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抢”人上“新”扬州经开区政策升级“科创活区”

“抢”人上“新”扬州经开区政策升级“科创活区”

  交汇点讯 “硕士购房补贴从8万元提高到15万元,博士购房补贴从18万元提高到30万元。另外,新增本科购房和大专生租房补贴政策,给予本科购房一次性5-7万元补贴,给予大专租房500元每月、连续3年的补贴,这是我们这次人才政策提档升级蕞为亮眼的部分。“在6月2日下午召开的扬州经开区“人才·科技合作签约暨创新发展大会”上,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李琪仔细解读了该区新鲜出炉的人才新政12条3.0...

三茅街道科创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唱“主角”

三茅街道科创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唱“主角”

  据了解,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中心将于4月8日在该街道科创产业园区内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落户扬中后,将从产品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效,从而吸引各类投资主体、社会资本投资扬中。”街道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金文说道。近年来,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产品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业务范围从产品供应商逐渐转变为系统集成服务商。截至目前,公司投资建有上海周浦数据...

中汽中心(高邮)汽车科创园项目

中汽中心(高邮)汽车科创园项目

  扬州圆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2016年06月02日成立,是卸甲镇国有公司兴农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对产业园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综合治理,房地产投资等事宜。目前公司正常开展相关业务。   园区规划总面积4370亩,已建成科技孵化、产业服务和科技研发三大中心,我们将全面建设中汽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高邮分院汽车技术研发、实验和检测等8大载体项目,从...

为产业科创名城汇聚“网动力”扬州“建设好地方网眼看科创”主题宣传启动

为产业科创名城汇聚“网动力”扬州“建设好地方网眼看科创”主题宣传启动

  交汇点讯 8月4日下午,由扬州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主办的“建设好地方 网眼看科创”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启动。   作为“网眼看扬州”系列活动的延续,“建设好地方 网眼看科创”是今年扬州“喜迎二十大建设好地方”网络宣传活动中的重头戏,此次网络主题宣传聚焦聚力扬州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主线,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鼓与呼。   “立足城市特点,踩...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扬州科创教育投资集团前身是市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设立的市属国企扬州教育投资集团,2020年11月改革重组升格为科教集团。集团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下辖科创、教育等13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目前集团在册职工300余人,资产总额60.4亿元、净资产22.9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   “十四五”期间,集团将围绕一个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末,集团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等主...

加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扬州新增三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加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扬州新增三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扬州网讯(通讯员 柯季 记者 杨宝岭) 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1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我市西湖科技创业园、中汽中心(高邮)汽车科创园和清扬智能装备科技创业园3家单位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数量位列全省第六位。   此次获批的西湖科技创业园位于西湖镇,现有在孵企业32家,累计毕业企业11家。园区利用西湖镇政府集聚孵化资源优势,优...

园区介绍

园区介绍

  税务人员为园区企业进行税惠政策“一对一”辅导答疑。   个税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答疑……近日,珠海市香洲区税务局走进云溪谷数字产业园,以“政策说·税惠春风入园区”为主题,举办税收服务走进云溪谷数字产业园区活动,赋能园区发展。   云溪谷数字产业园是香洲区数字经济产业专题型园区,目前已累计引进高精尖创新企业7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

增强园区“二次创业”的科创力量

增强园区“二次创业”的科创力量

  《扬州日报》日前关于扬杰电子研发工程师有支“90后军团”的报道,让人读后提神带劲。这支“90后军团”,在产业科创的主战场上叱咤风云,年轻的公司,年轻的团队,年轻的研发队伍,年轻的产品,年轻的气象,一派生机盎然。有志不在年高,“90后”年轻人在科创荆棘征途上攻坚克难,“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批技术前沿新品接连问世,打破国际市场垄断,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