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牵住创新“牛鼻子”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化工园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核心位置,加快科技创新平合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集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不断增强产业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走进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展厅,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性能PTT聚酯纤维材料中间体的清洁合成关键技术研发、甘油高效转化为聚乳酸高分子材料中间体关键技术研发等“硬核”科技项目展示,让人大开眼界。
2008年11月,化工园区从加快建设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省级专业化工园区的战略高度出发,与南京大学签订《共建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协议》。2009年6月,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注册为化工园区的事业法人单位,正式运行。
“近年来,我院积极发挥在化学化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紧密结合化工园区的产业特色,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陆海孟介绍,该院自成立以来,累计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23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31项,转化技术成果7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件,孵化科技型企业3家,并于2020年成功获评江苏省二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
为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化工园区一直致力于加强高校与创新企业的合作力度,先后建成各类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4个,推动与中国农大、南京林大、苏州大学和南大研究院等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
今年6月,江苏奥克与南大研究院联合申报的“万吨级二氧化碳制备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技术研发及重大科技示范”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获得省拨专项经费1000万元。
前不久,远东联石化(扬州)有限公司也在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的帮助下,解决了重醇废液中乙二醇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题。目前,该项目已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后每年将为企业新增产值500余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十余年以来,化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也如“滚雪球”般之势增长。截止目前,化工园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省高企入库培育企业2家。
风好正是扬帆时。下一步,化工园区将全力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创新优质资源,加快先正达植保研究院建设,发挥南大研究院和省级院士工作站等作用,优化研发平台运营质态,铆足拼劲打造高性能合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高效新能源“三高”产业科创高地,力争早日把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