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重视、理念创新、服务加码全省“双头部”扬州这样拼来
昨天,位于扬州高新区的尚鼎环保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不息,施工加速推进。“目前正在进行厂房研发楼基础施工,计划11月底完成厂房研发楼施工,力争今年底进行试生产。”尚鼎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德朗介绍,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分两期实施,建成后预计年产环保设备20套,实现销售3亿元。
该项目是我市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生动缩影。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6月底,扬州市2022年列省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全省头部;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为94%,投资完成率为51.7%。得益于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增速全省头部。
位于扬州高新区的奥力通起重机研发制造产业化基地项目现场,厂房已经建成,正进行试生产。
在“扬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平台上,记者看到,该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为166.67%。
“我们是扬州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奥力通起重机(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伟介绍,不到一年时间,3万平方米的厂房就建设完毕,已经初步具备产品交付能力,预计9月份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生产。未来,这里将打造成现代化智能工厂,预计年产值可达8亿元。
在生态科技新城国家电网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施工现场,桩基工程已经启动。“该项目为我市列省重大项目,计划明年年底厂房建成投入使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带动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开展智慧能源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与转化,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
上半年,扬州重大项目缘何跑出“加速度”?这和我市把重大项目建设放在“头版头条”,不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密不可分。
“以列省重大项目——惠通生物基新材料为例,该项目3月7日土地挂牌,4月13日就完成‘五证’及人防、抗震、水保、环评批复核发,用时仅38天。”市重大办副主任朱枫介绍,这背后是我市服务加码,变企业“等地期”为政府“工作期”,推动产业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
今年,我市还推出一项创新举措——对全市重大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
“市发改委牵头建成了‘扬州项目’服务管理平台,将原先散落于重大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文件资料转化为数据资源在平台归集,形成全市重大项目从招引签约、前期推进、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的管理闭环。”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徐飞介绍。
近期,市政府出台《扬州市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制度化推进创新举措。
“我们将全市范围内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归集成全市重大项目库。”朱枫介绍,围绕税源经济,在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推进、竣工投产直至产出税收整个过程中,牵头各职能部门,由前端部门负责落地转化,中端部门负责推动有效投入,末端部门负责效益评价,真正让重大项目成为税源经济的源头活水。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曲线是重大项目建设的“晴雨表”。
7月15日,省重大办印发的《关于上半年省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上半年,扬州市列省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全省头部。省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全省投资数据显示,扬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排名全省头部。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支撑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头部的成绩。”市发改委主任胡春风介绍,固定资产投资依靠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投入,列入统计库后,会被折算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项目投资。所以,重大项目的实物投资量经统计认可后,会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
全省“双头部”,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一度放缓,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2020和202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全省排名靠后。”胡春风介绍,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改委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储备,将储备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先行指标进行梳理分析。
“我们每周都赴项目现场调度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批次开工、压茬推进,为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朱枫介绍,将会同招商引资主管部门,用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系统,按月调度更新项目储备库,及时跟进有关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持续推动一批新招引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真正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支撑下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在全省保持前列。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