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市概况与产业格局
扬州位处长三角西翼重要节点区域及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六合—仪征同城发展先行区将以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六合的龙袍、东沟以及仪征的青山、真州等地打造江北沿江现代工贸和宜居创业区。龙潭—下蜀滨江港城将以临港经济和新城建设为重点,建设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核心区、临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现代化新城。
宁启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在建)、京沪高速公路(G2) 、G233、G344、宁盐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启扬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沿湖大道、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里的“市域环路”。
润扬长江大桥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宁沪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三条高速公路,并使这三条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同三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互连互通,成为长江三角地区又一重要的路网枢纽。
矿产资源:扬州地区共有矿产资源15种,已基本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2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省首位。高邮、邗江、江都一带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高邮、江都一带素有“水乡油田”的美誉。砖瓦黏土、石英砂、玄武岩、砾(卵)石、矿泉水、地热等矿产资源较丰富。仪征、邗江丘陵山区有黄沙储量2亿~3亿吨、石料储量1.2亿吨、卵石储量约3亿吨。全市玄武岩远景储量约2.5亿吨。扬州市城区北部及仪征、高邮等地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扬州迄今建城已超2500年,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称“邗”、 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 西汉头部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墓葬,属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全国罕见的大型墓葬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盂城驿中国邮驿活化石 、全国规模蕞大、保存蕞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6.1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273.3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623.24亿元,增长5.8%,其中工业增加值2283.6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569.59亿元,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0944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达18277美元。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8:4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18年末全市总户数147.2万户,户籍人口458.34万人,其中男性228.70万人,女性230.13万人,男性占总人口的49.84%,女性占总人口的50.16%。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8万人,增长0.51%。0-14岁人口51.09万人,15-64岁人口324.9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77.0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43‰,比上年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92‰,比上年上升0.6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49‰,比上年下降0.58个千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05%。
总结:扬州作为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为远洋船舶配套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波司登、红太阳、扬子化工园、仪征化纤、江苏亚星汽车集团多家支柱企业盘踞,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跨江融合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基本形成。
位于目前全世界经济发展蕞富有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地处上海都市区与南京经济区的结合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现有的基础上,统筹、优化、提升、完善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实现相对集中、特色突出、资源共享、相互支撑、配套完善、集约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商务、休闲、旅游、购物的宜居佳处。
出口加工区内除具有保税加工功能外,还具有保税物流功能,适宜从事研发、检测、维修、展示等业务。区内设有保税物流中心,主要提供: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展示、特种物流服务、口岸功能、出口退税等服务。
产业概况:绿色光电产业是我区近年来大力支持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等“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努力增强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积极招引整机和配套产品落户,不断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已进区的川奇光电、峻茂光电、璨扬光电、晶澳太阳能、天威太阳能、国电南自产业园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投资导向:重点招引半导体照明产业下游终端应用企业, led、oled背光与照明应用设计、制造、销售龙头型项目,大功率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等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终端产品制造、逆变器与控制器制造企业;智能电网产业分布式发电接入系统、充电站和储能技术、智能化配电用电终端产品以及应用软件平台企业;电子书产业终端应用制造、网络运营、数字内容提供等企业。
产业概况:扬州是轿车、面包车、客车、特种车辆的生产基地。具有以大中轻型客车为主,半挂车专用车为特色的产品优势,知名产品有“亚星—奔驰”客车、大众、荣威轿车、“通华”半挂车等。区内中集通华、潍柴控股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产业概况:重点培育高档生活护理用品、造纸、冰箱电器等领域项目。目前区内已有世界知名企业永丰余纸品、海信容声冰箱、尤妮佳生活用品等。
产业概况:现代服务业是我区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商贸商务、港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
投资导向:重点招引国际性、大区域性的企业运营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经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新一代通信网络信息技术等科技服务业企业;知名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星级酒店、楼宇经济等商贸商务业企业;港口物流业、保税物流业、第三方物流业等现代物流业企业。
位于扬州市区西南部,前身为邗江工业园,总规划面积约60平方公里,逐步形成了以数控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生物技术、新型光电、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主三新”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建成了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以科技研发为主题的创新平台,精心打造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一批主题创业载体,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高端装备示范产业基地等称号。
数控成形机床拥有整机及配套企业80多家,建有产业研究院,掌握行业标准权,占领技术制高点,占据行业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中国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汽车家电等行业振兴提供装备支撑。智能饲料装备和油脂淀粉工程全球领先,从田园到餐桌的农牧全产业链模式初步形成,先进技术和优良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
新兴产业朝气蓬勃,形成了以完美日化、国药威克、伯克生物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培植了以美国强凌、汇成光电、德豪润达等为龙头的新型光电产业,打造了以科技研发、现代商贸、软件信息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
总结:扬州先已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坚持走人才兴城之路,推动“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促并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建筑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其中旅游、餐饮业等为我市支柱产业,优化提升“两古一湖”核心旅游板块,构建“一带一圈多板块”市域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
【政策通】加快打造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新片区印发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政策解读 】 一图读懂《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
【快讯】《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