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回应群众关切和外界关注问题
当前,扬州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复杂。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3万居民,辖区内企业众多,如何对封闭小区、封控小区加强管理?如何做到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转“两手抓”?8月8日下午,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侯承海接受记者视频连线采访,就一系列外界关注问题进行回应。
封闭小区和封控小区管理,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之后,扬州经开区专门建立防控封闭小区(楼栋)管理工作专班,强化小区管控。
“对于封闭小区,我们关闭小区内所有餐饮、商铺、群众性健身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在居民家门口全部安装门磁系统,确保小区群众足不出户。”侯承海介绍,在落实楼栋管理服务责任方面,经开区组建了166人的志愿者队伍,为居家群众提供物资配送服务,对病人、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等人群的特殊需求,做到有求必应。
对于封控小区,扬州经开区对居民出行实行“两码两证”管理,原则上每户3-5天只允许一人凭“两码两证”出入一次,购买生活必需品。“两码”是指健康码和行程码,“两证”是指出入证和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证明。此外,严格实行一个小区(村)一个出口,严加管控。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和楼栋长参与服务,及时回应居民需求,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封控和封闭小区的物资供应备受关注。疫情刚发生时,经开区8家农贸市场、4家大型超市、29家中型超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居民抢购和米、蛋、蔬菜等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
侯承海告诉记者,为保障全区23万居民的正常生活,有关部门迅速对接物资供给上级机构,加大物资配备力度,保证充足供应;同时,快速打通疫情期间物资运输通道,短时间迅速补充货源,确保米、油、面、鸡蛋、猪肉、牛奶以及蔬菜等生活物资供应。目前,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总体存量充足、货源稳定、价格平稳。
“针对隔离小区,我们成立了物资保障组,专门建立隔离小区物资保障队伍。推出供应套餐,由居民自主选择,每天下午4:00下单,由社区工作人员汇总,供应商在第二天上午9:00送达,再由志愿者根据订单送货上门。”侯承海介绍说,目前,区内4家养老机构也纳入了订单服务范围。
为确保物价稳定,扬州经开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价格专项整治,对米、蛋、猪肉、鱼和蔬菜的价格实行每天监测;对未明码标价、哄抬物价的市场经营者,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核酸检测是有效筛查感染者的重要手段,扬州经开区有23万人需要参加核酸检测,能否保证群众有序检测,确保一个不漏、应检尽检?
侯承海介绍,为做到有序检测,在总结前三轮检测的经验基础上,该区将按照就近、方便原则设置点位,为黄码人员单独设置检测点,对情况特殊的区域和人员可视情况提供流动采样服务。其次,对各采样点实施分区管理,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保障区实施硬隔离,通过志愿者引导、铁马分流等措施,维护检测秩序,防止人员聚集。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现场采样人员、封箱人员、转运人员、消毒人员、志愿者培训,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合理安排、有序调度,确保采样工作安全、准确、快速、高效。”侯承海说。
为实现全区23.88万人一个不漏、应检尽检,扬州经开区已展开全面宣传动员,除组织网格员逐户通知、逐户登记之外,还以网格为单位,全面彻底对常住人口进行登记统计,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排查。落实从楼栋到镇街的五级承诺,压实动员责任,确保全员参与。组建流动采样队伍,对重病或年老人群以及特殊区域和人员提供流动采样服务,确保应检尽检。
疫情发生以来,扬州经开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动员、依靠群众,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原有16个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流调隔离转运封闭、隔离点管控、封闭防控小区(楼栋)管理、社会小区和企业管理、核酸采样检测、阳性样本应急处置六大工作专班,建立快速反应、有机衔接、协同协作机制,形成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组织发动机制。
积极响应扬州市委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坚决投身疫情防控头部线个隔离点都设立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向单位报到、向所在社区报到,包括党员志愿者在内的近千名志愿人员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侯承海说。
扬州经开区企业众多,疫情发生后,如何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同步运转?侯承海介绍,7月21日起,经开区重新启动驻厂督导机制,将63名驻厂员下沉至13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对涉及连续性生产、民生物资保障的34家企业,驻厂员下沉一线,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防控制度,在执行封控管理要求前提下,指导和协助企业组织安全小区、低风险小区的员工分批复工。”侯承海表示,对于正常运转的企业,严格核发物资运输通行证,实行“一车一证一次有效”的管理办法,保障物流运输。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