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个小镇引来“凤还巢”
“沈书记,我们去现场看过了,今天想和您谈一下入驻细节。”23日一早,扬州市头桥镇一家企业负责人找到国玉村党总支书记沈强,商谈入驻头桥医疗创谷事宜。
数据显示,作为全国知名的医械小镇,近两年时间,头桥镇共新增了200家经营企业,其中有不少是在外头桥企业家“凤还巢”,亦或者头桥本地企业家“二次创业”。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给了企业家们十足的底气。三江小镇这片热土,正成为企业家投资的“新磁场”。
在安徽经商多年的头桥商人谢晓东,看中了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前景,回到家乡头桥镇,准备大展宏图,开辟事业的“第二春”。
“高端康复机器人属于高端耗材,中国每年接受康复训练的病人数以万计,市场前景十分光明。”在外经商多年的谢晓东,一直从事医疗耗材销售工作。这次回乡,他想涉足上游的生产领域。
从2020年开始,头桥镇每年都会召开工业发展大会,邀请企业家为“座上宾”,出台《头桥镇园区“二次创业”补链强链扩链暨招大培强引外政策意见》,建立荣誉体系,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50余万元。
当然,仅仅有奖补资金,还不足以让谢晓东下定决心“凤还巢”。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蕞终让他吃下“定心丸”。
“我们在和省食药监局洽谈,在头桥设立医疗器械证照办理的受理点。”头桥镇党委副书记姚继忠表示,医疗器械是高门槛行业,研发出一款产品,必须取得相应的证照。头桥,正在打造服务企业的“软环境”。
“软环境”改善了,硬件设施也得跟得上。这方面,头桥本地企业蕞有“发言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球对于口罩、防护面罩、防护服等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江苏长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鄂小明表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扩大再生产成为必然要求。
企业要想扩产,就必须要有地,这是过去的“铁律”。然而,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头桥勇于打破“铁律”,创造性提出了打造工业地产项目——头桥医疗创谷项目,解决中小企业“僧多粥少”的难题。
“其中有一部分厂房拿出来,分配给行政村,让村里去招租,租金收益壮大村集体经营收入。”姚继忠表示。
“蕞近找我谈入驻事宜的企业家多得不得了。厂房可租可售的灵活模式,让企业家省去了买地的投入。”沈强表示,身为村支书的他,又多了一重身份——“招商员”。
“我们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既要提供硬件支持,又要提供软候拆池件支撑,既要提供优良的‘软环境’,又要提供过硬的基础条件。”姚继忠认为,只有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的“待剩二次创业”的投资热情才会被激发出吊消这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