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开区“企业立区”引领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是城市发展的合伙人,5月26日上午,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第二届企业家发展大会,百余名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共谋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开发园区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创新转型的主引擎、改革开放的主窗口。作为扬州首个国家级开发园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人才集聚、外贸出口等方面创造了无数次“头部”、捧出了耀眼“成绩单”。
据了解,2021年,全区实现GDP658.5亿元,增长9.8%;规模工业总产值748.9亿元,增长28.6%;工业开票销售847.4亿元,增长27.4%;工业入库税收22.5亿元,增长17.9%;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增长34.4%。今年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头部。
一串串闪亮的数字、一个个闪耀的项目、一项项闪光的荣誉,让人震撼,令人感动。自2021年首届企业家发展大会召开后,面对困难和矛盾交织叠加,广大企业家知重负重、顽强拼搏,带领企业爬坡过坎、闯关突围,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活动中,扬州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表示,“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广大企业家立足经开区的信心、扎根经开区的抱负、奉献经开区的情怀。正因为广大企业家的拼搏奋斗,成就了经开区过去一年乃至今年以来的业绩和亮点,你们是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园区功臣’。”
为了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近年来,经开区全区上下聚心聚力、用心用情,筑起了营商环境的新高地。期间,该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纲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五大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完善;深入开展“三重”挂钩、“四上”走访,开设企业家微信群,积极回应企业需求、落实政策配套、做好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近300件,发放首批“英オ卡”38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重大项目预审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开通“办不成事”局长热线,推行“一网通办”,“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已成为全区常态,经开速度、经开效率、经开服务的品牌更加响亮。
施桥镇作为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光电、高档轻工、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园坐落该镇,镇域内现有中集通华、通利、中航宝胜、李尔、惠通等各类规上企业57家,还有即将投产的领煌、科霸、康那香等一批优质企业。施桥镇党委书记刘长飞坦言:“我们深知服务好企业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进一步改革创新、转变职能,用心用情用劲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周到服务,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2008年,扬州晶澳公司落户经开区,近一年来,扬州晶澳公司实现了成立以来跨度蕞大的发展。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亚菲介绍,截至目前,公司“6GW电池项目”已经全面达产,182大尺寸高效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行业领先,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6GW组件项目”一期6条生产线条生产线已于本月开始安装调试。到今年下半年,扬州晶澳公司将全面形成“双10GW”电池加组件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预计年开票销售突破两百亿元。
郭亚菲不禁感叹,晶澳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晶澳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得益经开区优良的营商环境。“经开区领导干部和企业项目‘三重挂钩’的诚心、各级主管部门坚持目标与问题导向的决心、经开区工作人员提供专家级服务的热心,为我们企业项目的快速落地与实现效益,清除了许多外部的障碍与困难。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十分安心,也激励了我们要练好内功、做好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郭亚菲说。(靖宇)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