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开区目标:提前一年过千亿!
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3年内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5年内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
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柳志成率公司高层应邀来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考察。泰胜风能于今年1月与扬州经开区签约,计划建设国内大型风机塔筒生产和出口基地。
扬州经开区绿色光电产业园组织乾照、璨扬等多家重点光电企业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并就共建联合创新中心达成共识。
高温酷暑下的这“一来一去”,折射出扬州经开区人交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双过半”“硬过半”,增幅领跑全市的精彩答卷后,又马不停蹄,以时不我待、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在全市“勇挑大梁”的迫切心情和责任担当。
“发展实体经济是扬州经开区的‘看家本领’,本领过硬才能跑赢产业发展‘主赛道’,园区‘二次创业’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才能扛起全市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阵地的重任。”市委常委、扬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说。
前不久召开的扬州经开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发出新的动员令——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开票过千亿目标。这标志着,扬州经开区“二次创业”“二次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正全面提速。
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开票过千亿,工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这对仅占全市2%土地面积、4%人口的扬州经开区来说,曾经很遥远,但这个梦想将在今年实现。3年内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5年内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3年内综合财力达100亿元,这是扬州经开区去年初提出的“十四五”发展目标,是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
“双千亿过百亿”,催人奋进。扬州经开区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聚焦项目、聚力保障,全面实施“1115”工程和“211”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位列全市前三,并收获7个全市头部。
今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扬州经开区克服疫情影响,扭住发展关键,进一步练好练强“看家本领”,稳住经济大盘,全区经济发展一路上扬。上半年,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增幅均位居全市头部,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硬过半”。其中,工业开票销售505.4亿元,增长22.3%,为完成头部个千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晶澳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自一期投产以来,企业就处在满负荷生产状态。一年时间,产销从100亿元跃升至200亿元,晶澳太阳能是扬州经开区“二次创业”“二次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的真实写照。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扬州经开区主导和特色产业“定海神针”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上半年实现产值225亿元,同比增幅95.3%;开票销售218亿元,同比增长82%。
上半年精彩的“成绩单”,进一步提振了扬州经开区人“勇挑大梁”的信心和底气。全区上下正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志、“继往开来争一流”的奋斗魂,确保实现“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开票过千亿”的目标。
心无旁骛,坚定不移聚焦项目建设。
7月底,扬州经开区组织了一场重大发展成果观摩活动,区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规上企业负责人冒着高温对华鹏光伏科技、永翔新能源、晶澳太阳能、惠通科技等一批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进行“检阅”。
走进扬州经开区,干好下半年的一张张“线路图”“任务书”清晰呈现——
以“211”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助推领益、华鹏、川奇、瑞声等企业向50亿级进军,亚普、中集、潍柴、海信等企业加速向百亿级迈进,晶澳今年突破200亿规模;
重点做强智谷科技综合体、西安交大科技园、扬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创城总部经济区四大科创载体,打造引领扬州科技创新的“高峰”;
推进“智改数转”,打造智慧园区,全年实施100项“智改数转”项目,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以上;
紧盯重点地区、瞄准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年新签约项目不少于150个;
推进晶澳高效电池、泰胜风电等10个重大项目三季度开工建设;确保科霸一期、瑞声一期等15个在建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线上线下、全面出击,今年以来该区已新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48个,总投资335.3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仅上半年,该区就有31个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19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54个列省、列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3.2亿元,完成率58.1%。
川奇光电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电子纸产品从电子书阅读器向货架电子标签、欧洲铁路车厢广告领域延伸,一举占据市场制高点,去年开票销售同比增长46%,今年全年将实现开票销售保底45亿元、力争50亿元。
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全面发力,扬州经开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加速跑”。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2.6%,同比增长38.6%。
打出“组合拳”,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当“掌柜”,跑腿有“保姆”,这已成为扬州经开区“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着企业转”的日常。“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服务做到企业家、投资者的心坎里。”这是经开区各级干部的座右铭。
在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纲要》,力争到2025年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全国国家级经开区30强的基础上,今年扬州经开区又连续打出一套“组合拳”:
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人才新政12条”3.0版和“科技新政10条”,用真金白银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加码”;
召开全区第二届企业家发展大会,现场兑现奖励资金5500万元,为企业送上发展“大礼包”,搭建政银投企合作共赢平台,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累计办理退税减税降费和缓税缓费7.08亿元;
在全市率先推出“拿地即开工”服务新模式,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信用+承诺”“容缺许可”审批机制,“一网通办”“五证同发”成为新常态,“竣工即交付”正加快实施……
为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加强企业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扬州经开区每周一召开一次政企互动视频会,面对面、点对点地查漏洞、解烦恼。这个视频会议重点聚焦一个主题——研究解决的都是企业的“烦心事、操心事”。截至目前,“周例会”已开了15次,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70多项,企业满意率100%。
服务好不好,企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据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扬州经开区企业满意度评分高达90.3分。
福州出新政:外地毕业生来求职包住一年
科创金融发展综合指数 南京全国第六
江西湖口县:牡丹荷盛开 “蝶形蜻蜓”如约而至
夜幕下的银凤湖,灯光璀璨美轮美奂……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