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发展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 00 四 年 十 二 月 1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一、概况 扬 州 经 济 开 发 区 始 建 于 1992 年 6 月 , 于 1993 年 10 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辖六个行政村,规划控制面积 为 16.52 平 方 公 里 , 2002 年 根 据 市 政 府 行 政 区 划 调 整 方 案,将八里、施桥两镇划入并组建文汇、扬子津两个街 道 办 事 处 , 政 区 域 面 积 为 72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 为 15.57 行 总 万人。扬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市南部,南临长江、北接 新区、东靠京杭大运河、西至古运河与邗江工业园,是 扬州的南大门。 二、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1、 发 展 目 标 。 本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以吸引外资为主、充分利用民 资与内资,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产业, 基本形成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集约化的产业新格 局。 发 展 目 标 :近 期 至 2005 年 合 同 利 用 外 资 、实 际 利 用 外 资 、 利 用 民 资 年 均 增 幅 达 50% 以 上 , 外 贸 出 口 年 均 增 幅 达 30% 以 上 。 2、 功 能 定 位 。 2 长江枢纽港口,扬州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综合 配套完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充分体现扬州市城市 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区。 3、 产 业 导 向 。 ――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扬州现有的优势大力发展 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较高的机械、电子 和汽车工业,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资源发展精细化工和纺 织工业,使其成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高旻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 业,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产业,利用港口优势及运河 延伸的广大腹地发展仓储物流业。 4、 规 划 分 区 根据现状情况及发展方向分析,规划将开发区划分 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的主要功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安排开发区 的行政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商务接待、生活居 住等项目;中区的主要功能为科教旅游及生态环境建设 区 ,起 过 渡 与 隔 离 作 用 ; 南 区 主 要 功 能 为 发 展 耗 水 量 大 、 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及仓储物流业。 三、 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以及本区域的自然条件,资 3 源条件、基础设施状况,规划建设六个专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其范围由两部分组成即北 区和南区,北区为东至吕桥河、西至振兴路、南至南绕 城、北至开发路;南区为东至扬子江路、西至振兴路、 北 至 南 绕 城 、 南 至 仪 扬 河 ,规 划 总 面 积 为 3.3 平 方 公 里 , 主 要 发 展 IT 产 业 及 其 它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 ――汽车机械工业园区。其范围为新城河以南、吕 桥 河 以 东 、运 河 路 以 西 、南 绕 城 以 北 ,规 划 总 面 积 为 2.0 平方公里。主要以扬州亚星、通华半挂车为核心,发展 与汽车配套的柴油发动机机、水箱、滤清器、车用空调、 汽塑件、底盘生产等项目。 ――科教旅游园区。其范围包括广陵学院及其以南 地区、江海学院及其以南地区、高旻寺(含普同塔院) 及 其 以 南 地 区 , 规 划 总 面 积 为 10 平 方 公 里 , 由 大 学 区 、 科研区、旅游区、森林公园、人工湖区组成,既是港口 工业园区与主城区之间的缓冲带,也是扬州整个旅游体 系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纺织工业园区。其范围为北至邗江河、南至沿 江高等级公路、东至扬子江路、西至马港河、瓜八路一 线 , 规 划 总 面 积 为 4.8 平 方 公 里 。 主 要 是 依 托 扬 州 现 有 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上下游配套能力强 4 的优势,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外向度较高的纺织品 出口、生产基地,主要发展衣着类、装饰类、纺织品项 目以及新型化学纤维的开发。 ――化学工业园区。其范围为邗江河以南、沿江高 等级公路以北、扬子江路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及京杭 大运河以东的小夹江区域,规划总面积为 4 平方公里。 充分依托长江中下游化工产业带及上海、南京两大石化 基地,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大力发展石油深加工、后 加工产品、生化及精细化工,努力建成集生产、研发和 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工业园区。 ― ― 仓 储 物 流 园 区 。其 范 围 为 沿 江 高 等 级 公 路 以 南 、 扬子江路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长江以北,规划总面 积 为 2.5 平 方 公 里 。 利 用 扬 州 港 以 及 京 杭 大 运 河 的 内 河 航运优势,发展集仓储、物资配送、信息服务、货运代 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 四、 基础设施规划 ( 1) 给 水 工 程 规 划 实施区域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运用市场机 制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区域基础设施,北区由扬州 四水厂供水、中区及南区近期由四水厂与各乡镇联合供 水,远期增建五水厂并由其供水。 5 ( 2) 排 水 工 程 规 划 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水达标排 入市政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北区、中区 污水通过扬子江路截流干管、南区污水通过金山路截流 干管进入港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规划在南区的东 北 部 , 2010 年 规 模 为 20 万 吨 /日 , 2020 年 规 模 为 40 万 吨 /日 , 规 划 用 地 为 30 公 顷 , 尾 水 排 入 京 杭 大 运 河 。 ( 3) 燃 气 工 程 规 划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西气东输方案,开发区 规划以天然气为气源,从扬州市天然气门站接入,沿南 绕城至扬子江路向南、向北供应,规划在南绕城以北、 扬子江路以东古运河以西设一天然气门站。 ( 4) 供 热 工 程 规 划 开 发 区 内 规 划 集 中 统 一 供 热 ,严 格 控 制 新 建 小 锅 炉 。 北区以威亨热电为热源、南区以协兴热电为热源,主要 为工业生产及其它经营性用热提供保障。 ( 5) 供 电 工 程 规 划 目 前 ,开 发 区 内 主 供 电 源 为 220KV 蒋 王 变 及 横 沟 变 , 远 期 规 划 在 中 区 西 侧 新 建 220KV 变 电 所 一 座 作 为 开 发 区 的 主 供 电 源 。 近 期 在 南 区 东 侧 新 建 110KV 变 电 所 一 座 以 满 足 南 区 用 电 需 要 , 其 主 供 电 源 为 220KV 横 沟 变 ; 远 期 6 在 南 区 西 侧 及 北 区 南 侧 新 建 110KV 变 电 所 各 一 座 , 其 主 供 电 源 为 新 建 的 220KV 变 电 所 。 5、 环 境 保 护 规 划 根据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 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环境质量头部和预 防为主,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源,实行排放污染物总 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 其 目 标 是 :区 内 河 流 达 到 国 家 IV 类 水 标 准 , 工 业 废 水 由 各厂进行预处理后,经污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工 业 废 水 处 理 率 达 到 100% , 生 活 废 水 处 理 率 达 到 70% ; 大 气 质 量 达 到 国 家 《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095-96)二 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城市环境噪声标准》 ( GB3096- 93) 相 应 的 区 域 环 境 噪 声 标 准 ; 工 业 固 体 废 弃 物 综 合 利 用 及 处 理 率 100% , 活 垃 圾 及 无 害 化 处 理 率 生 90% 。 6、 综 合 防 灾 规 划 ( 1)防 洪 规 划 。开 发 区 整 体 防 洪 标 准 为 100 年 一 遇 ; 区 内 长 江 、 京 杭 大 运 河 、 古 运 河 防 洪 堤 、 防 洪 闸 按 100 年一遇标准建设;现有排涝泵站应根据汇水面积及不同 排涝标准进行改造;积极整治现有河流,清淤疏浚,调 7 整排水系统,提高调蓄能力。 ( 2) 抗 震 防 灾 规 划 。 抗 震 设 防 烈 度 为 7 度 , 重 要 建 筑物及生命线 度设防,其目标是在开发区遭遇 相当于基本烈度 7 度的地震时,要害部门、生命线系统 不致遭受较大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恢复生产,人 民生活、社会秩序基本正常。 ( 3) 消 防 规 划 。 沿 主 要 道 路 每 隔 120- 150 米 设 消 防拴一个;完善北区的消防站,在南区规划建设一座二 级消防站。 五、实施措施与建议 1、 坚 持 统 一 规 划 、 协 调 发 展 。 根 据 市 委 、 市 政 府 提 出的“一区四园”发展战略,在调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 时,应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各个园区的用地性质 及其发展方向要进行协调,避免产业结构的雷同和彼此 之间的恶性竞争。 2、 基 础 设 施 共 建 共 享 。 在 统 一 规 划 的 前 提 下 , 对 一 些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要进行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可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如污水处理厂、 自来水厂、港口码头等都可以采取共建共享的办法。 3、建 立 区 域 发 展 协 调 机 构 。为 促 进 区 域 的 协 调 发 展 , 充分调动各个园区的积极性,鼓励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 8 招商引资,建议建立区域发展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对 引 进 的 项 目 不 适 合 在 本 园 区 建 设 的 ,可 以 统 一 跨 区 安 排 , 在引进外资指标及税收分成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 4、 整 合 资 源 , 形 成 经 济 综 合 体 。 需 要 对 现 有 资 源 进 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一个或若 干个 具 有国 际 意 义的 专 业化 部 门( 或企 业 ) ,发 展 与 其 配 套协作或有其它技术、经济联系的工业部门以及必要的 区 域 性 公 用 工 程 ,共 同 组 成 一 个 密 不 可 分 的 生 产 有 机 体 , 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实行对地区资源的蕞 大可能的开发和蕞大效益综合利用。 5、 加 大 投 入 , 构 筑 企 业 建 设 的 良 好 平 台 。 主 要 是 通 过大投入,加快道路、污水、供热、供电、供水等基础 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功能性配套建设,加快拆迁,为外 资落户及内资进区提供优质的“跑道” 。 9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