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巷镇裔家村:担当实干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小小的牛肉做成亿元大产业,百年老街裔家街重现历史模样,去年顺利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居环境不断提“颜”增“质”,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回首扬州邗江区方巷镇裔家村这十年,是创新发展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也是精彩蝶变的十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来,方巷镇裔家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强村富民步伐,如今村民的腰包更鼓了,村子也更加宜居,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十年时间,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一起来方巷镇裔家村,探寻裔家村蝶变背后的答案。
打造文旅融合的“北湖老集·至味裔家”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十年来,裔家村始终把特色产业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精心培育与呵护。
“咱裔家的牛肉有400多年历史,肉质紧致、入口绵软、喷香扑鼻,小伙伴们吃一口简直幸福感爆棚,赶紧下单订购!”在邗江区方巷镇裔家牛肉技艺展示馆,“牛三代”张悠悠正在电商直播间,忙碌地进行淘宝直播,线上下单的网友络绎不绝。
85后的张悠悠既是裔家村里的“牛三代”,也是“裔家牛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现如今,在裔家街像这样的“线多名“烹牛人”借着电商的东风,一年做出了1.6亿元的“大蛋糕”。
十年间,裔家村集体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注册“方巷衣加”牛肉商标,成立牛肉协会,组建裔家牛肉专业合作社,引导村内牛肉小作坊抱团发展,形成“产、加、销”完整产业链。“针对扬州市场巨大需求量,我们还在‘牛栏栅’内尝试饲养本土水牛,牛肉品质和出售价格均高于外来牛肉,打造质量可控的原材料基层。”裔家村党总支书记周军介绍道。
长期以来北山地区老鹅、牛肉等食品一直有储存难的问题,今年村里还收购了辖区内老旧厂房,新建一期1500平米冷库,在大大缓解冷链食品存储难的基础上,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可增加60万元以上。
裔家村位于北湖第二圈层,距离对外开放的北湖湿地公园南门仅2公里,如何做好“美食+”的文章是裔家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而“牛”文化、老集文化是其不断擦亮的新名片。今年初,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之一,扬州裔家老街重新揭牌开张,让老裔家人再次看到昔日辉煌,感受到曾经的烟火气。
长约百米的老街,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扩建,古色古香扑面而来,各类摊位鳞次栉比,房叔亭烈士故居、私塾旧居、裔家牛肉加工老作坊、老理发店、老浴室等,将裔家村的风土人情展示得淋漓尽致,目前已接待超3万人参观游览,得到了村民、乡贤、游客的一致好评。
而在百年老街裔家街上,修复改造一新的裔家牛肉技艺展示馆也即将亮相,为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我们改造建设展示馆,就是想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牛肉制作技艺,把牛肉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周军表示,裔家村发挥毗邻北湖湿地公园南门的地理优势,依托独特的“牛”文化、老集文化,大力开发“观赏湿地风光、品尝牛肉风味、体验地方风俗”旅游项目,借力互联网,发展“乡村游”,走“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打响“北湖老集·至味裔家”特色品牌。
产业振兴永远在路上,裔家村近期正积极打造金香玉家庭农场,完善各项功能配套,打造集采摘、观光、垂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点,不断丰富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带来更多人气。
十年来,精耕“美食+”产业,让裔家人实现大翻身。仅去年实现三业总产值3.8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达1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5万元。
按下“美颜键”幸福生活“看得见”
秋高气爽,村民周师傅每天早饭后都会来到村文化广场,和其他村民闲聊、下棋。“村里的环境变美,大家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了。”周师傅说,广场边的碧水河道,几年前是不流通的小鱼塘。走出自家院子,道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村道边堆满杂物,大家都不会聚在一起活动。
村干部刘莉还记得那些尴尬的经历——逢年过节,在外工作生活的村民回到裔家村,每次都面露难色、匆匆而别。她仔细一问,大家都说:蚊子太多,环境不好,除了家里都无处落脚,“住不惯”“不喜欢”。
一个连居住环境都不能让村民感到舒心的村子,谈何发展?
2016年裔家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下大力气建设污水泵站、休闲文化广场、路灯亮化工程、通组道路……2019年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一系列的大动作让每个组的颜值有了大变化。
特别是今年来,裔家村投入约100万元,对核心区夏庄组、窦庄组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实施了土地综合整治、河塘清淤、村庄绿化美化等工程,彻底解决生活污水排放的问题。此外,为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绿色颜值,裔家村在主干道两侧栽植风景树,整理菜园围栏,粉刷墙面,利用核心庄台墙体设计主题墙绘,直观展现裔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和特色文化。
更贴心的是,在每家农户门口都放着四分类垃圾桶,人居环境改善后,村里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综合管护,管护队伍定期实施常态化管护。
此外,裔家村还成功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832户农户全部进行了厕所革命,洁净如洗的卫生间代替了昔日的旱厕。
十年来,裔家村投入1000多万元,经过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创建,如今裔家村彻底变了样。路边的杂草换成绿树鲜花,村道变得平整开阔,哪里不干净了,村民主动上前打扫。每逢佳节假日,回村的村民多了起来,不少人还留在村里发展。
在村民物质生活、生活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裔家村坚持让群众在精神文明上也成为“致富人”,一方面抓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抓乡村文明新风的养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全市首家村级宪法主题馆,激发了村民的文明进步意识、法治思想,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了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美食与美景同行,生态与文明辉映。如今的裔家村生态优了、村庄美了、产业特了、农民富了、集体强了、乡风好了,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庞上,透出的是自信,憧憬的是未来。胥雪萍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