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汪乡九龙村着力盘活集体资产铺就强村富民路
走进汤汪乡九龙花园小区,只见里面环境优美,商店、超市、洗衣店、菜市场、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十分齐全。日前,原汤汪乡九龙村拆迁村民老陈和邻居们在健身角一边锻炼、一边话家常。
“以前全家人一年四季就忙活几块田,如今赶上了好政策,下班后看看电视,在小区散散步,参加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成了真正的城里人。”谈及这些年的生活变化,老陈感慨颇深。而这些改变,全得益于汤汪乡九龙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抢抓机遇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民变市民的不懈努力。
汤汪乡九龙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1155户近4000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村里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在于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富民强村、农民变市民。”汤汪乡九龙村党总支委员朱灵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规模化大棚蔬菜种植,部分村民快速致富;2000年,整合集体土地资源新建厂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小企业100多家;2008年,打造楼宇经济,助推总部经济和税收经济发展……城市化过程中,九龙村人一次次抢抓先进,在致富道路上实现了一次次“华丽转身”。
如今,汤汪乡九龙村已收储12000多平方米村集体资产,出租率达100%,每年可为集体带来300余万元的房租收入,还吸引“正德刀具”“飞浩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仅“正德刀具”,今年以来开票销售就已达3000多万元,拥有员工近百人。
截至2019年底,汤汪乡九龙村累计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72.6万元,至2019年12月底净资产达155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2万元。
在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九龙村还着力组织有需求村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联系村内以及附近企业组织招聘活动,并通过租金减免等政策,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虽说是‘村民’,但大家已经没有了农田。如何让失地农民转变观念,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变,帮助他们提升技能顺利再就业,一直是我们的心头大事。”朱灵说。
“一开始田没了,都不知道该做点啥了,后来村里一直劝我搞承包,也说给我搞培训、减租金,我一咬牙就把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一楼600平方米都承包下来做饭店,就取名‘一层楼大饭店’!”九龙村村民杨建祖祖辈辈都种田,在土地被征收流转后也迷茫过,“如今,饭店一年纯利润就有约二十万元,店里的员工大多也是本地村民。”说起这事来,老杨一脸兴奋。
在此基础上,汤汪乡九龙村还注重新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去年,九龙村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设有室内健身区及供居民娱乐的乒乓球室、排练厅、会议室等,并开设农家书屋,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让居民的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每天把孙子送去辅导班,我就到村里的图书室看看书。这边环境好,书的种类也多。”在居民陈阿姨看来,家门口有这么好的休闲活动空间,很是方便。
据了解,近年来,汤汪乡九龙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市级“小康先进村”“平安村”“百强村”等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下一步,九龙村还计划依托附近的三湾公园、大运河博物馆等旅游资源,深挖地方文化,围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深做文旅产业融合“文章”。 蒋晨皓 李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