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厂区一年减“碳”逾万吨扬州建成首个“零碳工厂”
扬州网讯(记者 李仁辂) 从光伏屋顶到储能电站,从节能管控到“碳足迹”追踪,从能源精细输出到绿电直供链条……“低碳”“绿色”贯穿晶澳晶山厂区的生产管理全流程。记者昨从扬州经开区获悉,晶澳晶山厂区通过建设光伏电站、购买绿证等措施,建成全市首个零碳工厂。
零碳工厂是指通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节能减排和碳消除等措施,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的工厂。零碳工厂实现零的突破,是扬州经开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依托技术创新手段减“碳”增“绿”的一个缩影。
在晶山厂区车间,AGV小车自动运送工程辅料,机械臂上下翻飞、运行自如。中央控制室内,数十块显示屏、控制台依次排列,可随时纵览、调节整个工厂的运行,构筑了一张全景式的绿色低碳生产网络。
从车间到食堂再到办公楼,厂区内,大量高效光伏组件被安装在屋顶。“如今厂区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已建成21.9MW。”晶山厂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发电约2300万KWh,节省标煤7000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00吨,极大降低了企业非再生能源能耗。
“零碳不是不排放,而是要求碳排放总量稳步减少,单位碳排放经济产出更多更大。”该负责人介绍,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只是节能减排降碳的一个环节,厂区还匹配了高效能源站、节能改造、余热回收、绿色降碳控制等系统,每年减少巨量碳排。
经开区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零碳工厂的实现路径一方面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开源”,另一方面还在于应用节能技术“节流”。“在‘节流’方面,晶山厂区升级了节能灯光系统,采用节水器具与设备,淘汰高能耗设备,选用绿色建筑材料与低能耗建筑结构。”
此外,晶山厂区还建立了包含能源管理、发电及余热利用等能源与碳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能耗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对供能与用能进行一体化协同管控,在生产端、技术端、管理端等全链路打造减排长效布局。
如今,晶山厂区零碳工厂的示范效应正在不断扩大。
经开区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全力推进智慧零碳示范园区建设,阿特斯产业园23.9MW分布式光伏电站已并网运行,储能电站于近期施工;中集智能产业园一期0.62MW光伏电站、3.72MWh储能电站已并网,二期3.77MW光伏电站正在建设,微电网系统与能碳管理系统已完成方案设计;朴席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建成28.81MW分布式光伏电站,区域综合能源站即将建成运营……“我们将把晶山厂区零碳工厂作为示范项目,带动其他企业积极参与智慧零碳园区的建设,运用数字化赋能园区智慧化管理与零碳转型,打造全市绿色低碳产业高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