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1+2”政策推动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近日,高邮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促进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的实施细则》,集中力量解决产业质态不佳、用地效率不高、产出效益低下等问题,力促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一是优化布局,推动园区紧凑发展。以打造园区为目标,统筹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优先满足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划足工业用地保障线,保证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对被撤并整合的乡镇工业集中区不再安排项目落地,鼓励大体量、高质量工业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进驻重点板块,引导产业向重点园区集中集聚。二是创新模式,助力用地提质增效。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模式。在指标配置上,严格落实增减挂钩、增违挂钩、增存挂钩制度,加大用地计划、流量指标的统筹配置;在供地方式上,全面推行分期供地、带方案供地和弹性供地模式,对用地规模小于公顷且适宜使用高标准厂房的工业项目,一般不予单独供地;在资源利用上,积极探索工业用地混合复合配置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鼓励建设多层配电梯工业厂房,共建共享园区服务配套,腾出更多资源要素投向高端产能、优质项目。三是,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对工业项目建立并实施式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严格执行省年版建设用地指标标准,强化新建项目准入审查,全面提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低限,对项目投资强度、工艺流程、开票销售、亩均税收等组织全方位调查分析研判,靠实核定用地规模。建立健全履约诚意金制度、土地诚信管理制度和制度,将土地出让合同、投资监管协议履约情况纳入信用管理。成立联合考评小组,加强对项目投产、运营、销售等过程监管,每年对工业用地使用产出情况组织综合体检,倒逼提高合同履约率和亩均贡献率。四是分类施策,高效盘活存量资源。加快建立土地交易二级市场,搭建工业用地利用信息平台,制作存量建设用地,对一般性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用地计划,推动新增项目、新增用地存量优先。部署开展低效产业用地盘活专项行动,提高盘活用地准入门槛,出台费税奖励政策,促进存量资源快速流转、高效配置,全年通过落实加快供地、腾退收回、限期建设、增资技改、兼并重组等措施,力争盘活低效产业用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