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产业园撑起就业后盾 助低收入农户脱低
小院里晒太阳,屋后养鸡,地里种瓜果蔬菜这样的“田园生活”令人羡慕和向往。在马集镇合心村,70岁的低收入农户瑞志红过着美滋滋的日子。
记者见到瑞志红时,她正挎着竹篮摘扁豆角,身旁的扁豆藤爬满了院外部分墙壁,藤上挂满了扁豆角,还开着一串串紫色的小花。看到记者,瑞志红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请我们参观她的新房子。“做梦都没想到我能住进新房子,一步迈进幸福。感谢党的关怀,为我们低收入农户修缮房屋。”瑞志红说。
瑞志红的新房子是一座七架梁,算上院里的厢房,面积约124平方米。“这座房子是村里帮忙建的,我就简单装修了下,买了点家具。” 瑞志红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自己患有哮喘,常年吃药,丈夫患有高血压,儿子因车祸导致腿部伤残不能务工,家里仅靠丈夫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过去的日子实在太苦了,想想就心酸。之前住的房子墙体四边开裂,下雨漏雨刮风漏风,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有一年,家里钻进了3条蛇,有四五厘米粗,可把我们吓坏了。” 瑞志红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蛇的大小。
住上新房子、过上在家门口上班的生活,放在以前,瑞志红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承包了黑莓园24亩田,算上奖金和平时在园子里的工资,一年收入得有三四万。虽然忙了点,但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瑞志红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人勤日子美,瑞志红不仅脱贫了,也充满了精气神,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稻田上。一大早,合心村低收入农户马祖标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前往离家不远的百汇园黑莓产业园上班。曾经,马祖标生活很困难。如今,马祖标的田流转给了黑莓产业园,每年有几百元的收入,同时,他又在产业园上班挣钱。对于现状,马祖标十分满足。
“百汇园黑莓产业园2013年落户马集镇合心村后,我们就在村里招了一批人,其中就有低收入农户。蕞近,有十几个困难群众在我们这边工作。”江苏宇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盼飞介绍,产业园的工作旺季一般在6月至8月,每天用工人数可达200多人,淡季期间,每天大约有30多人管理养护园子。
“在这里上班累不累?感觉怎样?”“一点都不累,我以前是做小工的,工作强度比现在大多了。后来年龄大了,找不到活干,只能在家闲着。现在在这边打工,一天能挣70元,太好了!” 马祖标对能在产业园工作十分感激。虽然已经71岁了,但马祖标身体硬朗,干起活来认真细致,他入园工作已经快7年了。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产业兴则脱贫快,产业强则脱贫实。一直以来,马集镇精准施策,发展特色产业,促产业振兴,以“产业园+低收入农户”模式,让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产业兴旺了,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同时,将低收入农户吸附在产业链上,帮助他们稳定脱贫。低收入农户在这里不光能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记者走进大棚时,张盼飞正在指导低收入农户查看大棚中蔬果苗的长势。“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低收入农户,让我感到变化蕞大的还是他们的精气神。他们勤劳踏实,卖力劳作,更为可贵的是学会了相互协作。例如张家人手不够,周围这几户都会过来帮忙,李家装车出货,周围的人也会过来帮忙。”
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对于合心村的低收入农户来说,如今的生活心中有希望、日子有盼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