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杨庙镇打造“助企纾困”小分队为企业纾难解困“送”帮扶
近日,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组织多支“助企纾困”小分队进商会、走企业,宣传解读省市惠企政策,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和政策诉求意见,做到边走访、边协调、边解决,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走访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当前,园区内的博油环境、宏鹏盛日、恒星环保、荣麒环保等四家企业对低碳、高效、低成本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本着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助企纾困”小分队队长汤永军主动与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扬州供热公司等四家企业负责人对接,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清洁能源。
“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改用蒸汽能源,可为企业平均减少能耗百分之二十,管理成本节约百分之五十,年均节约成本100多万元,对企业来说是实打实的减负。”博油环境负责人表示,“我们隔壁邻居泰达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所产生的电力、汽、热等,就是我们很好的清洁能源,这次园区成功牵线,解了我们的‘清洁能源之渴’。”
据了解,园区坚守“循环”特色禀赋,推进了企业层面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的“小循环”,产业链层面能量和物料循环利用的“中循环”,园区层面基础设施、公用工程、信息流及公共服务共享与循环使用的“大循环”。
连日来,围绕“纾解难点、化解风险”,杨庙镇已先后组织走访调研全镇26家规上企业,掌握企业运营状况、订单情况和存在难点,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不少企业诉求难点正在逐步梳理、破解之中。此外,充分运用协调机制,发挥商会成员单位资源优势,积极在教育引导、靠前服务、统筹协调上下功夫,针对共性问题,聚合力求突破,如疫情冲击之下,园区不少企业为周转资金发愁,小分队多渠道帮助企业寻求融资渠道,有时候更是“有备而来”,直达部分企业,点对点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一项项诉求深入沟通,一个个问题当场解答。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杨庙镇不止于会议现场,还通过实地调研、协调办理、电话回访等形式,解决民营经济人士反映的合理诉求。“太感谢小分队的走访人员了,银行对我们企业的资产积累情况、负债率、利润空间以及产品的销售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反馈效果都不错,贷款应该很快能形成方案。”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了这笔资金,就能加快订单生产,争取更大市场效益。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多日走访后,杨庙镇经发局组织扬州职业大学、“智改数转”和绿色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及园区企业三方,召开了产学研座谈会。
“这样的座谈会来得太及时,对接的专家教授为我们企业‘智改数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知道往哪儿转、怎么转,清楚明了!”一家企业负责人在座谈会后,主动加了高校专家的微信,后期双方将加强深层次交流。
据了解,园区召开的多场座谈会议题广泛,内容涵盖学生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建立校企合作工程研究中心等方面,拓展了政校企合作范围,深化了合作领域,推广了产学融合,为促进企业发展、培育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大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清洁能源、多渠道助企解“资金之渴”、为政校企合作搭台……如今,在环保科技产业园,一支支“助企纾困”走访小分队正穿梭在各个企业,把服务“跑”在需求前,纾难解困“送”帮扶,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后劲。“我们将持续推进‘走千企、访万户’纾困解难专项活动,到工业企业去,到生产一线看,做惠企政策‘宣传员’、诉求传递‘联络员’、纾困解难‘服务员’、安全发展的‘指导员’。”杨庙镇相关负责人说道。(毕波 杭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