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创新引领加快建设扬州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
2019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市全委会和人代会、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提质增效为路径,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为抓手,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扬州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努力让现代服务业迅速成为扬州转型发展新动力。
一、2018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果
1.开展招商选资,签约项目量质齐升。牵头开展“6+X”服务业领域招商活动,围绕扬州产业基础和生态条件编制招商目录和对象名录,明确招商选资“路线北京现代服务业专题拜访活动、深圳产业招商推介活动、欧洲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活动等系列活动,推进天山海世界、光线(扬州)中国电影世界、和立东升产业园、华侨城文旅古镇等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步伐。2018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0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25%,并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招商目标。
2.强化项目建设,效益水平显著提高。严格执行修订后的《扬州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认定办法》,强化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标准。全市认定新开工服务业重大项目44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10%,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达26个,占比59.1%,高于省高质量考核目标4.1个百分点;认定新达效项目32个,完成全年目标的完成年度目标的106.7%,新增税收6.3亿元,贡献水平较2012-2017年间投运服务业重大项目提升了64.1%。在有力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同时,服务业重大项目产出贡献水平逐步放大。
3.培育市场主体,结构调优盈利改善。根据市政府系列政策意见,开展年度市级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引导做强产业主体、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模式。笛莎文化创意、祥发资源综合利用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日顿食品获评省互联网平台经济重点企业。2018年,全市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139家,超额完成全年净增100家重点企业目标。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4%,增速全省第三。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4.4%,服务业企业盈利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改善。
4.建设示范园区,集聚水平稳步提升。印发《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办法》。扬州综合物流园、智谷科技综合体、环保科技产业园、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等4家集聚区通过市级集聚区认定。广陵新城获评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扬州商贸物流园获评省级物流示范园。江苏信息产业基地(扬州)获评第三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扬州综合物流园通过新竣工认定,传化柏泰公路港、铜山体育小镇等通过新开工认定,和立东升产业园加快推进,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琴筝文化街正式投入运营。
5.调优产业体系,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实施《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推动文化旅游、软件和互联网等基本产业,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健康服务等重点产业,“三区经济”“三新经济”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2018年,旅游实现总收入917.9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市软件和互联网产业相关业务收入1427亿元,同比增长30.3%;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0.5%。全年完成服务业税收收入222.88亿元,同比增长11.1%,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44.5%。
2018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2569.5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7%,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位居全省第四,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
二、2018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获得新经验
一是创新制度供给,政策体系逐步优化。根据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关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以来,一系列有利于现代服务加快发展的政策安排得到落实: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体系化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支撑行动计划的政策意见配套出台,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安排更有针对性、更具导向性;重大项目认定办法修订实施,项目建设效益标准进一步强化;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考核办法全面实施,净增成为重点企业培育的核心指标。扬州创新政策体系的工作实践得到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服务业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二是注重协同推进,工作体系效应显现。将省定目标任务、系列政策意见所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纳入了全市服务业年度工作要点、《市直部门(单位)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和考核考评意见》和《全市服务业发展局系统工作考核考评意见》,成为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发力的重要抓手。根据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提请市分管领导召开了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督查推进电视电话会。针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定期召开服务业部门协调会,强化部门协作,破解发展难题。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系列化开展了服务业企业集中服务活动,得到广大服务业企业的好评,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创新县级工作,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宝应县实现了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计划项目零的突破;高邮市搭建了服务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仪征市形成了综合物流园周边重大项目的集聚效应;江都区沿江港口物流园万吨级泊位增至13个;邗江区出台《邗江区关于引进重大总部经济基地项目的奖励扶持意见》;广陵区广陵新城创成全市首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出台了《开发区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化工园区江苏长江石化交易市场发展线上交易;生态科技新城成立了六个招商分局,强化服务业招商工作;景区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总部经济政策意见。
三、2019年以提质增效为路径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目标任务安排
2019年,扬州将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加快构建设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为总领,以提质增效为路径,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发展目标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1.强化指标体系建设,支撑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核心,一是坚持服务业增加值15项核算指标协同推进,制定和实施好《市直部门(单位)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和考核考评意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工作开展、指标核算和向上对接工作,以各项指标在全省位次的前移来带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和占比提升;二是坚持服务业发展支撑指标逐年推进,制定和实施好《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考评意见》,牵头各地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净增重点企业、园区转型升级等基础性工作。
2.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打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在深入贯彻实施现代服务业“1+3”系列政策意见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政策聚焦工作:一是政策制定上聚焦补短板和促发展。加快印发实施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围绕“三区经济”发展,制定总部经济等关键领域培育发展政策。二是政策实施上聚焦提质量和降成本。在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使用上,更为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规模扩张和“三区经济”等新兴业态创新发展。贯彻国务院和江苏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物流降本增效力度。
3.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成果向建设项目转化率。一是精心组织服务业领域招商工作,围绕“三招三引”部署,突出服务业领域基本产业和“三区经济”等重点业态,编制和实施以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合作为重点的“3+X”工作方案,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80个以上;二是畅通“招商项目”和“建设项目”转化渠道,探索将招商成果向服务业项目转化率列为服务业重大项目考核的加分项,引导各地提高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签约项目的实在性,提升招商成果向建设项目转化率。
4.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提高重大项目产出贡献水平。一是积极申报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计划项目,力争列省项目数量、业态有进一步提高,为争取省级政策支持打好项目基础。二是加快推进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认定办法,强化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标准,跟踪服务在建项目,帮助破解项目推进难题,抓好新开工、新竣工、新达效项目认定,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查,全年新开工服务业重大项目40个,新竣工、新达效项目各30个,推动服务业重大项目产出贡献水平在2018年基础上有新的提升。
5.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做强服务业发展市场主体队伍。一是继续做大重点企业队伍,严格执行净增重点企业考核办法,用好1665家准规(限)上服务业企业名单,组织各地强化准“规(限)上”企业梳排对接、跟踪服务和申报转“规(限)上”工作,2019年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100家。二是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用好服务业引导资金,对高研发投入、新制订市级以上服务标准以及实施市级以上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连锁化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推动服务业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益型。
6.打造现代产业平台,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重点考量投入、产出指标,突出新兴业态培育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评定工作,提升11个已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积极申报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省级物流示范园,扩大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规模,支持集聚区规划编制、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等重点工作,引导集聚发展,发挥集约效应。2019年,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规模达1000亿元,贡献税收达30亿元。
7.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以推动“城区经济”发展为契机,认定和培育市级总部经济和亿元(税收)楼宇,留住本土企业总部,同时做好外来总部企业、“三室经济”引进和服务工作,在做大税收过亿元楼宇规模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业研发投入水平。二是以推动“园区经济”发展为契机,建立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相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合作关系,提供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检验检测等科技研发服务,支撑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转型发展。201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4%。
8.推动以人为本发展,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态。以推动“景区经济”发展为契机,一是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核心,以文化创意、现代商贸、健康养生、体育休闲、会展经济为延伸的景区经济重点产业,提升作为扬州基本产业的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做大扬州景区经济规模,二是依托扬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分享经济、数字经济、体验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以便捷的分享、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互动体验,更好地满足广大扬州市民和各层次游客的需求。
9.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支撑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做好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涉及发改委重点工作为核心,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和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加快“河江海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规范”等服务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制定和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内容提供、质量管理、效益评价等标准,会同质监部门推动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力争获批国家及和省级标准化试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