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经开区:腾笼换鸟亩均论英雄“寸土”生“寸金”
方广食品公司食品检测实验室。吴忠祥 摄
今年1-7月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49亿元,同比增长13.9%;规上工业总产值150.82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工业增加值增幅8.6%……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素资源相对匮乏等影响,维扬经济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是维扬经开区矢志高质量发展,清理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务实举措。近三年,园区清理整治工业用地约850亩,占总存量用地的62%。
昨天,在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李尔三期汽车电子项目生产车间里,只见生产线上机器飞速运转,流水线上工人一片繁忙。该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2021年开票销售达6.3亿元。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优质项目所在地的“前身”是园区破产企业富钰纺织公司地块。
“2011年底,世界500强李尔集团在园区兴建全资子公司李尔汽车系统(扬州)有限公司,一期端子及连接器项目占地40亩,二期线亩,三期汽车电子项目占地70亩。”维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马九圣介绍,去年李尔扬州公司销售突破20亿元,税收超7000万元。通过资源整合,占地170亩的汽车电子产业园已见端倪,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成为园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李尔汽车电子项目是维扬经开区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提升产业质态的案例之一。
腾笼换鸟,让“沉睡”资源活起来。翻看园区用地账本可以发现,自2020年以来,维扬经开区先后盘活三元玻璃、新亚汽车、荣镁轮毂、泛泰电子等闲置土地8宗,共618亩。“作为扬州蕞小的省级开发区,维扬经开区规划面积仅30平方公里,想要实现‘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工业用地‘含金量’,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马九圣表示。
清退落后产业项目,腾出土地,引来了项目“金凤凰”。同样,维扬经开区盘活低效用地,挖掘土地潜力,实现企业用地亩均效益倍增。
蕞近,扬州久扬渔具公司与国材(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拟利用公司原先低效用地60亩,投资2.4亿元筹建5G通讯基站配件项目,目前已签订协议。久扬渔具总经理俞吉荣介绍,十年前公司取得160亩土地,有效利用只有100亩,还有60亩长期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在园区帮助下,久扬渔具瞄准5G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快转型升级。“5G通讯基站配件项目分两期投资,一期达产后预计年开票销售超2亿元,年税收750万元以上。整个项目达产后,年税收不低于1500万元。”
“我们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推进企业深练内功,让园区工业经济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更有结构的持续优化,这样才能以更健壮‘体格’,塑造园区工业经济强健‘体魄’。”维扬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微波表示。
加快整治低效闲置土地,盘活土地存量,谋求发展增量,维扬经开区刀刃向内,在实践中蹚出了一条“亩均论英雄”项目入园机制新路径。“通过对亩均效益的考核,让‘黄金地块’流淌出‘黄金效益’。”维扬经开区招商局局长唐甜表示。
维扬经开区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经发局、招商局、规建局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领导小组,专门邀请专家成立了项目评选委员会,对符合园区产业方向的入园项目,实施“凡进必考”,拿着“放大镜”去比选项目、研究项目,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相继出台《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实施办法》《项目进园管理办法》《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计划(2022-2024)》等制度和办法,根据企业绩效指标,考核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企业淘汰和退出机制,近年来,在不占用国家一分用地指标前提下,为海昌新材料、江扬特种电缆、奥吉瑞斯、秋果食品等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提升了产业发展质态,加快了园区动能转换。
“近三年,通过对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整治,园区规上工业亩均开票增长近8%,形成了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半导体及微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长毛绒玩具等五大产业板块。”马九圣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